明朝历史:4个不完整切片告诉你大明灭亡的原因!( 二 )

  
各级“官老爷”都从中敲金分肥,所以号称“天子东南银库”的广州,崇祯年间每年只能上交几万两关税 。  
   
前两位还是官,下面要说的老实人,是一位没有留下真名的小贩 。  
明代典籍《金陵琐事》记载:  
万历二十八年,生活在南京城的陆二,常年以贩卖灯草为业 。  
小本生意,当时本钱也不过八两银子 。  
他从南京上船去苏州贩卖,一路上遇到各种税卡 。  
路还没走一半,就被盘剥了四五两银子,弄得囊空如洗 。  
船到青山时,又碰上了税卡 。  
没钱交税的陆二,这下彻底忍无可忍了 。  
直接把灯草全都摆上来,当着税官的面点火烧个精光 。  
这买卖,不做了 。  
看来晚明只是不找“官老爷”们收商税,小老百姓照样敲骨吸髓 。  
“一把火烧精光”的遭遇,也不止陆二一位 。  
就拿北京城来说 。  
万历年间,北京城的工商业曾出名的繁荣,就连大学士于慎行都感慨说,北京城里卖肉卖酒的小贩都有上千万身家,比自己这个大学士还赚得多 。  
可到了万历中晚期,这“繁荣”又成了什么样?  
万历三十三年,明朝大学士朱赓的奏疏,就揭开痛心真相:  
由于京城赋税沉重,商户们纷纷破产,有门路的商户,投靠京城权贵“避匿”赋税 。  
那些老实巴交的商户交不起,除了“满路哀告”,甚至“有自缢投河者” 。  
以至“十室九空” 。  
这还是天子脚下 。  
   
最后一位,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小兵 。  
崇祯宠臣杨嗣昌的亲兵俞振龙 。  
晚明战乱频繁,能成为崇祯帝“股肱之臣”杨嗣昌的亲兵,那还真是好命,既不用去拼命又能温饱无忧 。  
可俞振龙的命运,却因为另一位老实人卢象升的殉国,在明末留下浓重一笔 。  
晚明政坛上,卢象升是出名的老实人,这位铁汉一不贪污二不受贿,更有一身惊艳军事才华 。  
多年南征北战,打得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等“反王”溃不成军,堪称崇祯平乱的“利剑” 。  
崇祯十一年清军入寇,刚刚丧父的卢象升慨然受命,以“督天下兵马”的身份扛起抗清重任 。  
却不料被杨嗣昌与太监高起潜接连挖坑,最终只能率五千疲卒,与数万清军在巨鹿血拼到最后一刻,直至壮烈殉国 。  
但在杨嗣昌看来,这样还不够,必须“搞臭”才行 。  
这个任务,他交给了勘察卢象升尸首的俞振龙,暗示俞振龙顺着自己的心思,宣称卢象升没死 。  
可杨嗣昌没想到,这位俞振龙虽是小兵,却也是一条硬汉,如实讲出了卢象升为国战死的悲壮真相 。  
气急败坏的杨嗣昌,除了把卢象升的尸首扣了八十多天外,更把俞振龙抓起来严刑拷打,企图叫俞振龙改口 。  
被打得血肉模糊的俞振龙,在生命最后一息,发出了一句掷地有声,羞杀晚明多少“精英”的豪言:  
“天道神明,无枉忠臣 。”  
【明朝历史:4个不完整切片告诉你大明灭亡的原因!】参考资料:  
1.灵吸怪《买的蒙古好马只配做马肉肠:管窥明代马政崩溃的一个瞬间》(“冷兵器研究所”首发)  
2.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  
3.商传《走进晚明》  
4.颜广文《晚明时期走私贸易对社会发展的危害》  
5.苗棣《崇祯亡国史》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