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风水学 桂平风水事件评论


在今天中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有一个叫桂平市的县级市 。桂平在历史上更为好听一点的名字似乎应该是浔州,这个问题待会儿再说 。
桂平建城的历史最早应该从秦始皇平岭南开始,西南三郡:桂林郡、南海郡、象郡 。其中,今天的桂平市属于当时的桂林郡布山县和阿林县 。


桂平风水学 桂平风水事件评论

文章插图
西南三郡
在秦汉之际,桂平又曾属于割据岭南的赵佗南越国地盘 。从汉武帝灭南越国,一直到东汉三国西晋时代,桂平这一带的行政建制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始有桂平之名,南梁设立了桂平郡及郡治桂平县 。至于浔州这个名字,是到唐朝贞观七年才有的,因为这里地处浔江水涯之地,故以“浔”名之 。唐朝置浔州府,下辖桂平、大宾、陵江三县 。

桂平风水学 桂平风水事件评论

文章插图
赵佗
从唐朝以后,一直到清朝浔州府这个府级建制基本保持不动 。浔州,尤其是桂平,历史上的民族构成就很复杂,地理环境也很特殊,所以在历朝,尤其是明清两朝经常发生地方叛乱,搞得朝廷很头疼 。
浔州这一带的地理情况非常复杂,地形极为险要,其中最为复杂的当属大藤峡地区 。大藤峡位于今天桂平城区西北的黔江下游,是广西境内最大最长的峡谷 。

桂平风水学 桂平风水事件评论

文章插图
大藤峡
在广西中部有一条大江蜿蜒流过,它的下段称浔江、中段称黔江、上段称柳江 。黔江从武宣勒马滩到桂平弩滩一段,江流受崇山峻岭的阻挡,江面狭窄,河道弯曲,船行其上,危险异常 。相传,在江中弩滩的上游五里的地方,有一条大藤横架江上曰“藤桥”,可供人攀附渡江,故名大藤峡 。清朝人写的笔记《粤西丛载》中说:

峡中大藤如斗,延亘两岸,诸蛮蚁渡,若徙枉然 。
【桂平风水学 桂平风水事件评论】
桂平风水学 桂平风水事件评论

文章插图
大藤峡
如此险要地形,必然会带来治理上的困难,也容易形成反叛势力 。其实,在明代,“大藤峡”一词不单单指这一段江面,据明朝人田汝成所撰的《炎徼纪闻》记载:
大抵大藤峡面势以桂平大宣乡崇江里为前庭,象州东乡武宣北面为后户,而右贵县之龙山、左藤县之五屯若两臂也 。可见,在明朝人眼中,大藤峡地区大体以浔州州府为中心,包括梧州府的西部、柳州府的南部和平乐府的南部,涵盖了修仁、象州、桂平、藤县、平南、贵县等六县 。

桂平风水学 桂平风水事件评论

文章插图
毛主席题写的大藤峡
大藤峡地区位于浔江和郁江的汇合处,是广西东部通往西部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明史》记载:

登藤峡岭,数百里皆历历目前,军旅之聚散往来,可顾盼尽 。大藤峡地区群山林立,大江和高山相互交错,道路纵横蜿蜒,没有当地人的带领,极容易迷路 。大藤峡地区显示出江险、山峻的特点,外人很难到达这里,造成大藤峡地区相对闭塞 。大藤峡地区的居民在明朝被官方称之为瑶民,其实这里的民族成分不止瑶族一家,还有壮族等其他民族 。

桂平风水学 桂平风水事件评论

文章插图
汪直
大藤峡地区相对闭塞,朝廷治理机构就难以真正控制这里,所以在明朝这里经常发生叛乱,在当时称之为“瑶变” 。从洪武朝到万历朝,大藤峡地区的瑶变就不下二十次 。一般来讲,小规模的瑶变,朝廷就是招抚了事;大规模的才出兵镇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