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的文化特色 如皋出名的风水大师( 二 )


当时太学生分上舍、中舍、下舍三等,王俊乂为上舍生,可以直接选拔入仕;王俊乂以太学生考选列表上报,徽宗亲阅其文,擢为第一名状元 。参拜时,徽宗见王俊乂身材高大,伟岸隽秀,大喜道:“真可谓是俊乂” 。宣即提拔任用 。权相蔡京令人邀王俊乂相见,他又是一个拒不见!于是蔡京便从中作梗,仅令其任国子监博士,两年后改太学博士 。
就在任太学博士时又出事了 。一天徽宗儿子郓王赵楷到太学来祭拜孔子,主管太学官员要求太学生们都到大门外列队迎接 。王俊乂坚决反对,说:“列队迎接的礼节只能用于皇帝,不适用于皇子 。”有人劝说,赵楷官居提举皇城司,一天到晚都在观察臣民动静报告皇帝,千万不能得罪 。王俊乂仍坚持说,列队迎接“此岂可施于人臣哉?礼如见宰相足矣!”结果列队迎接的仪式只好取消 。
后来王俊乂虽然也升为吏部员外郎、右司员外郎,但终因直言敢谏为蔡京、王黼之流所恶,仅以直秘阁知岳州 。在岳州王俊乂勤改爱民,政绩斐然,47岁时英年早逝,累死于任所 。著有《易说》十卷,《王俊乂文集》十卷 。《宋史》对他评价很高,称:“俊乂与李祈友善,首建正论于宣和间,当是时诸公卿稍知分善恶邪正者,二人力也 。”
中国科举制度自隋唐至清一千多年间,大约产生了550多个文状元,小小如皋有幸摊上一位,这在全国2861个县里实属不易 。王状元坚决不与蔡京、高俅这些奸佞同流合污,令人感叹其气节与人品 。
如皋乡贤祠不知何故未列王俊乂 。但是如皋隶属“泰州”管辖,泰州“乡贤祠”“名宦祠”二祠都祭王俊乂 。《嘉靖惟扬志》载:“泰州乡贤祠建置报名同名宦祠祀宋直秘阁知岳州王俊乂……”吴铠《东皋咏古》中“状元陂”七律写道:断陂屈曲咽寒潮,犹为良臣愬寂寥 。才大宜召权相妒,礼恭能遏贵王骄 。两年太学宏文著,一命方州壮志消 。重向集贤坊里过,熊熊英气达丹霄 。
2005年出版如皋政协编著的《如皋历史文化》一书所列如皋“十大历史名贤”为:吕岱、胡瑗、王观、王觌、王俊乂、李之椿、冒襄、李渔、戴联奎、沙元炳 。王俊乂位列其中,永远受到家乡如皋人民的传颂和怀念 。
更耐人寻味的是如皋有一习俗叫“过百路”,即婴儿出生百日那天,由婴儿外婆或祖母抱着佩戴银饰的婴儿经过长巷、百岁巷,再到状元坊、集贤里走一遭,沾些寿气、文气,将来成为“长命百岁状元郎” 。这说明集贤里、状元坊已经融入了如皋人民的日常习俗,成为他们生活血脉的一部分,这比任何形式的纪念都更为经久永恒 。

如皋的文化特色 如皋出名的风水大师

文章插图
如皋第一巷集贤里(即冒家巷,见上图),第一巷里如皋第一家族是王氏家族,这里诞生了如皋也是江海大地上的第一个状元王俊乂 。郭祥贵摄
状元坟记忆不忘
虽然难以与南通气派宏伟的啬公墓相提并论,但状元坟毕竟也是如皋重要的城市记忆之一 。
嘉庆版《如皋县志》记载:“在东城内薛家池旁,有五冢,相传俊乂墓在焉 。嘉庆八年,二十一世孙王松奎、春华、嘉美、嘉宾等重修 。”民国《如皋县志》卷三也记:“状元王俊乂墓,在城内薛家池旁,有五冢,相传俊乂墓在焉 。”1995年《如皋县志》称:“王俊乂墓:王俊乂为宋代状元,其墓在如城薛家池,俗称状元坟 。现仅存墓碑 。”
薛家潭东北50米处就是状元坟,所以状元坟的准确位置应该是在东城脚,东水关南边,城门靖海门北边,薛家潭东北隅 。简单地说,就是现今水绘园东大门南侧 。前砌有砖墙墓门,横额为“宋状元王公之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