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的前途

【家电的前途】【缘木求鱼】
在等待过程中 , 家电企业恐怕还只能在存量市场拼刺刀 。
木木
万事万物都存在一个前途问题 , 家电当然也不例外 。 根据现有实践状态 , 有些家电似乎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
比如 , 扫地机器人 。 虽然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进化 , 但毛病依旧 , 可以肯定 , 只要困扰消费者的痛点问题——清扫质量差、效率不高、二次污染、善后麻烦等不解决 , 扫地机器人很难说前途乐观 。 彻底解决这些痛点问题 , 显然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 , 还要考虑产品性价比等因素 。 综合考量 , 与其“抱残守缺” , 不如另辟蹊径 , 给它转变一下身份 , 或许前途就能光明起来 。 既然最新一代的扫地机器人连红外感应、激光扫描、卫星定位、联网控制等手段都用上了 , 与其用来扫地 , 不如让它逗弄宠物、看家护院更有趣、更有价值 。
还比如 , 挂烫机 , 也是那种想象着很好 , 但上上手就想扔的东西 。 这种产品 , 或许从苦日子里摸爬滚打出来的“60后”、“70后”或心血来潮、或为了孩子用一用 , 很难想象“80后”、“90后”有这种耐心、有这种情调 , “Z世代”的孩子们当然就更别提了 。 除了繁琐外 , 这种东西操作起来 , 还是需要一定专业性的 , 什么衣料可以烫、可以烫到什么程度 , 什么衣料不能烫 , 恐怕都要心中有数 , 关键是操作的时候还要提防烫了自己 。 如此看来 , 挂烫机与扫地机器人大约也差不多 , 如果不开发出一些新功能 , 前途恐怕不乐观 。
这类前途堪忧的家电 , 根本问题或许都源自逆潮流而动的价值取向 。 谁都知道 , 社会化大分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 , 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人士去做 , 教育、看护如此 , 炒股、投资如此 , 家政服务也一样 , 这是追求效率的必然选择 , 也是相互之间的一种解放 。 因此 , 顺潮流而动、能把人真正解放出来——而不是假解放、真束缚——的家电 , 才可能有前途 。 无论是洗衣机、电冰箱 , 还是电视、音响 , 都是在某个发展阶段满足了人们这种“求解放”的需求 , 而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
这或许是考察某种家电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有无前途的一个重要标准 。 当然 , 某种家电有前途 , 并不意味着所有生产这种家电的企业有前途;某种家电没前途 , 也不意味着某家生产企业不能乘了风口(或者制造风口)狠捞一把 , 然后拍拍屁股走人 , 再去追寻(或者制造)另外的风口 。
对许多家电企业而言 , 另外一个比较让人窘迫的问题就是 , 随着家电市场的日益饱和 , 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 。 一方面 , 市场竞争持续保持激烈状态 , 企业利润陷入越来越薄的趋势 , 科研投入、产品开发的力度和持续性都受到束缚 。 另一方面 , 企业迟迟寻觅不到新的市场突破口 , 只能在存量框架下拼体力 , 内卷之下 , 大家都难言有前途 。
虽然有脑筋活络者在家电的互联互通上不停试探做文章 , 希望描摹、搭建出一个新体系 , 但从现有实践及未来的发展逻辑看 , 整个市场难言由此产生突破并生发出一个新前途出来 。 其间最大的问题是 , 家电之间是否真的有互联互通的必要性 , 它们之间互联互通想干什么、又能干什么?这个问题恐怕真不太好回答 , 毕竟 , 家里面的事情 , 家电不好自作主张 , 主事的还得是住在家里人 。 最关键的是 , 许多情境下 , 人不动手 , 事情就没法办——不开冰箱门 , 就真的喝不到冰啤酒 , 扫帚不动作 , 墙角的灰尘就一直赖在那儿 。 所以 , 别管是在“旧”家电上配个新“WIFI”,还是把商业电器小型化、家庭化 , 大约都是“茶杯里掀风暴”、“鱼缸里搞海啸” , 不过看着热闹罢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