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从未像今天这般紧密地嵌入生活 , 这是一个“万物皆数”的时代 。 浏览资讯、外卖点餐、电商购物……小到一台个人电子设备 , 使用痕迹就会积累大量数据;而大到工业、交通、城市管理等领域 , 海量连接更是汇聚成庞大的数据资源 。 在数字中国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之下 , 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战略性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 。 如何妥善生产、处理和使用数据 , 成为一道必答题 。
一段时间以来 , 一些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未经许可连续定位用户位置、大数据“杀熟”等现象屡禁不止 , 又将数据垄断、泄露、滥用等长期存在的问题推向公众视野 。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 , 如果不在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共享利用等方面加以规范 , 就难以持续拥抱互联网带来的便捷 。
【合规使用数据,优化发展环境】面对海量数据 , 不应“失矩” 。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复杂过程 , 任何环节的“失矩”都不是小事 , 可能产生隐私保护、无序流通等风险 。 规矩的建构 , 既离不开企业等主体的自律 , 在道德边界、规则意识内合规处理数据 , 也需要法规法律的约束 , 通过具体而微的制度建设使之落到实处 。 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出台以及各行业内细则的明确 , 我国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形成日益完善的制度体系 , 精细治理跟上应用发展的大步向前 。
面对海量数据 , 不能“失衡” 。 大数据的价值 , 在于对高质量数据资源的挖掘和分析 , 因此 , 也对数据的共享开放和跨域流通提出了一定要求 。 如何在个人生活、商业利用和社会治理间寻求平衡 , 如何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规范数字市场竞争秩序 , 如何兼顾发展和安全、效率和风险 , 考验治理能力、综合效能 。 毕竟 , 数据规模越大 , 所蕴含的潜力越大 , 相对应的责任也就越大 , 这也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 。
数字时代 , 互联网生活已经成为公共生活的一个庞大子集 。 不管是个人数据还是行业数据 , 都急需负责任的数据处理 。 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合规使用跟上数字化发展的浪潮 , 才能让网络空间的天光云影映照出更多数字红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