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2041》合著者李开复谈人工智能未来及其投资门道
文/福布斯中国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全球军事力量的平衡 。 前五角大楼软件主管尼古拉斯·查兰(Nicholas Chaillan)本月表示 , 美国在军事应用方面已经输给了中国 。 就连98岁的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也加入了对人工智能的讨论 , 他与人合著的新书《人工智能时代:和我们人类的未来》(The Age of AI: And Our Human Future)将于下月出版 。
几十年来 , 李开复一直在研究人工智能的影响 。 这位转行成为风险投资人的前谷歌高管在他2018年出版的《人工智能超级大国》一书中审视了中美两国的竞争 , 而他与科幻作家陈楸帆合著的新书《人工智能2041》则提出了人工智能将如何在未来20年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 本月早些时候 , 笔者对李开复进行了采访 。 李开复目前在总部位于北京的创新工场管理着27亿美元的资产 。 创新工场迄今为止已经投资了7家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 创新奇智、第四范式、旷视科技、Momenta、文远知行、地平线和比特大陆 。 我们讨论了李开复的新书、他根据自己的预测所做出的投资 , 以及美中人工智能竞争的现状 。 访谈摘录如下 。
文章图片
李开复 。 图片来源:DR
范鲁贤:在讨论您的新书之前 , 我们先来聊聊您之前的作品《人工智能超级大国:中国、硅谷和新世界秩序》 。 在它2018年出版后 , 中美之间的竞争有怎样的进展?您怎么评估这两个国家间的相关表现?
李开复:和我在书里预测的一样 , 中美两国都在成为人工智能超级大国的道路上持续努力 , 目前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美国在基础研究 , 企业软件 , 企业人工智能方面表现出色 , 中国则努力加快其在机器人学和制造领域的进程 。 这不就是良性竞争吗?美国在企业软件方面更加出色 , 中国在制造业方面更加出色 。 所以两个国家自然而然会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运用人工智能 。 中美都在医疗方面运用很多人工智能 。 这种投入其实有些紧急 , 出乎我的意料 , 新冠疫情确实加快了这方面的进程 , 比如人工智能医药发现 , 蛋白质折叠 ,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放射学 , 应用于新冠社会距离的人工智能 , 以及应用于实验室内机器人学的人工智能 。 我们发现实验室可以为机器人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举个例子 , 我们投资了一个叫做Mega Robo的投资组合公司 。 Mega Robo开发出了一种机器人型机器 , 它做新冠病毒测试的速度比人工测试快100倍 , 因为它可以工作一整天 , 而且步骤和人工测试的相同 。 这个机器还可以做那些实验室研究工作 , 代替许多实验室研究人员 。 从这可以看出 , 人工智能在医疗方面的突破真的很多 。
在基础研究方面 , 中国学者的研究在总体数量上已经赶上美国 , 在排名前50%范畴的研究数量也与美国持平 , 在前10%范畴内也几乎赶上了 , 但是前1%的范畴内还是有差距 。 我可以这么说 , 中国的年轻学者与美国的年轻学者相比是相对有竞争力的 , 但是优势不明显 。 就更加有经验的 , 出色的研究者来说 , 中国还是处于落后状态 , 但是年轻的研究者有希望在未来10年到20年里补上这个缺口 。
所以总而言之 , 我希望中美两国在未来都能有好的发展 。 在一年或者一年半之后 , 我们去看已经完成首轮融资的人工智能公司 , 中国本土公司的数量会占多数 。 到明年年底 , 我们可能会看到有10到12家中国本土人工智能公司上市 , 每一家的估值都达到数十亿美元 。 我觉得这样的美国公司就没有这么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