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流量的价格问题( 三 )
目前正在推动的平台互联互通 , 其实就是微信单方面地向阿里、字节跳动等第三方开放 。 这就涉及到上面的第一个问题:微信对自己的私域流量 , 到底应该有多大的掌控力?
要知道 , 微信流量是非常诱人的 , 而且因为是私域流量 , 没有透明的定价 , 是很多互联网平台寻求增长的最后洼地:
【互联网流量的价格问题】如果能唤起微信用户的自愿转发 , 就能产生社交裂变 , 由此导致的病毒式传播的流量 , 是很多平台梦寐以求的 。 当年拼多多就是这样崛起的 , 腾讯旗下的很多游戏也是这样崛起的 。
微信具有不可替代性 。 例如 , 你不想用抖音 , 还可以用快手;不想用微博 , 还可以用头条 。 但是微信没有替代品 。 举个例子:阿里的社区团购业务 , 因为进不了微信生态 , 势头就远没有拼多多、美团那么好 。
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的耗尽 , 用户流量已经见顶了 , 今后流量只会越来越贵 。 这种情况下 , 所有平台都会争先恐后地去微信的私域场景挖掘潜力 , 这就是字节跳动、阿里等非腾讯系平台如此关注互联互通问题的根本原因 。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应该如何为私域流量定价?
最典型的例子:拼多多与腾讯是战略合作关系 , 拼多多的商品链接可以随意转发到微信群 , 但是淘宝只能发淘口令 。 这种区别对待 , 让拼多多获得了多大的商业利益呢?这是无法测算的 , 毕竟我们也看不到腾讯和拼多多之间的合作协议的细节 , 更看不到拼多多的后台运营数据 。
2019年 , 京东和腾讯的战略合作协议到期 , 资本市场一度传闻不会续签 , 导致京东股价下跌;后来续签了 , 股价又涨回来了 。 由此可见 , 资本市场是高度关注私域流量价值的 , 愿意给予一个定价 。 可是这个定价究竟是什么?除非是当事人 , 否则很难知道 。 私域流量的价格不透明 , 给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
【公域流量的定价流程】
团长:公域流量的采购行为类似于自由市场 , 研究起来比较透明 。 目前 , 互联网广告分为一般分为品牌广告 , 也就是以展示为目标的广告;以及效果广告 , 也就是以促成交易、下载等行为为目标的广告 。
在后端 , 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的最终定价其实都是基于CPM(千人成本价) , 也就是向特定人群展示1000次的价格 。 不过 , 在前端 , 广告主开出的价格可以说是千奇百怪 , 有很多定价方法 , 我们下面还会深入讨论 。
邓峰:公域流量的价格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比如基础服务、算法、工程师的投入?还有 , 竞争对手的定价对我有影响吗?下游消费者的性质有影响吗?能不能展开讨论一下 。
团长:一部分战略合作协议不是市场化定价(例如上面提到的腾讯和京东的协议);还有一些按年度签署的长单、年框 , 不是严格的随行就市 , 尤其多见于高端品牌的广告 。 但是 , 在当前的互联网广告市场 , 大部分的广告是实时定价、自动化定价 , 整个投放过程都高度自动化了 。
事实上 , 现在很多广告主与平台签订的年框 , 也只是约定一个大致投放金额、对广告素材的要求 , 而不会约定价格 。 我们可以认为 , 在算法主导的撮合机制之下 , 互联网广告的投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由市场”的精神 。
邓峰:可不可以理解为 , 广告主实际上是买一个渠道 , 相当于报纸中买一个版面 , 内容由我自己决定?
团长:可以这样理解 , 但你的广告内容、广告素材需要经过平台的审核 , 具体的投放方式也需要符合平台的政策 。
邓峰:那么 , 广告具体会投放到哪里呢?比如我在抖音投放了大量广告 , 会不会导致在一个时间段里 , 我的广告素材集中出现 , 例如每20条内容里面就有2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