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比赛被誉为冰上的国际‘象棋’ , 虽然没有激烈的身体对抗 , 但也是智力、体力的双重较量 , 兼具技巧与谋略 。 ”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行团队后勤副主任杨奇勇介绍 , 冰壶的运行轨迹是体现运动员竞赛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 现场有了这块大屏 , 不仅可以向观众展示冰壶运动轨迹 , 帮助他们解读冰壶运动 , 也让他们在欣赏之余关注竞技双方的战略战术 。 “大屏起到了‘折叠空间’的作用 , 它可以丰富观众的观赛视角 , 也能为运动员在实施竞赛策略时提供判断依据 。 ”
“我第一次在赛场上看到这样的展示赛况和冰壶运动轨迹的屏幕 , 很有用 , 它给我在赛场的表现起到了积极作用 。 ”一位参赛运动员在赛后表示 。
杨奇勇表示 , 目前 , 各支球队的领队和教练员很认可大屏的存在 。 智慧大屏捕捉的数据及其分析也会在赛后以数据分析的方式提供给球队 。
看点2
控制系统成就“智慧场馆”
大屏幕只是“冰立方”在科技创新上的一个方面 。 为积极践行“科技冬奥”理念 , 在由“水立方”向“冰立方”改造过程中 , 大量高科技的应用 , 让国家游泳中心同步实现了从普通场馆向“智慧场馆”的华丽转变 。
“水冰转换”要求场馆后台机器设备、控制系统都有能力随场馆功能需求转换 。 为保障“冰立方”的室内环境条件符合冰壶比赛的要求 , 场馆设置了由4000多个传感器领衔的楼宇设备管理系统 , 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场馆内的温度、湿度、PM2.5浓度等的变化 。
杨奇勇介绍 , 场馆底下控制室内新增的大屏 , 就是一个智能建筑运维管理平台 , 它可实时显示制冰系统、除湿系统、能源系统、票务系统等的运行情况 , 对场馆各设备系统实行智能调控 。 可视化的能源管控还能有效控制场馆能耗和碳排放 。
除了控制系统 , “冰立方”的智慧科技随处可见 , 如入口处带蓝牙系统的体温检测传感器等 。 这些机器不仅可以无接触读取和收集数据 , 也为场馆通过数据的管理利用提高服务效能提供了智力支持 。
看点3
福祉车服务残疾人运动员出行
23日上午 , 2021年世界轮椅冰壶锦标赛的各国代表队陆续从中国残疾人运动体育管理中心出发 , 乘坐着福祉车前往比赛场馆“冰立方” 。 这些福祉车由公交车改造而来的专门用于保障残疾人运动员出行 。
中国代表队的运动员陆续从管理中心出来 , 管理中心的保安看到后 , 立刻将公共交通运营车辆的无障碍踏板放下来 , 接上定制踏板 。 “公交车的踏板较短 , 放下来后很陡 , 接上定制的踏板后 , 坡度就能变得缓些 , 运动员坐着轮椅很容易就上车了 。 ”“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北京赛区(朝阳)组委会交通运行保障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 管理中心共放置了6块定制踏板 , 能满足多个代表队集中出行 。
运动员转动轮椅上车后 , 停在轮椅停放区 , 随队人员帮他们将地锚扣在了轮子上 。 一辆福祉车能同时容纳6辆轮椅 , 其中有两个停放区安装了4个地锚 , 用于固定轮椅 , 防止刹车时向前滑动 。
“运动员出行实行‘专人专车’ , 每个代表队的车辆都是固定的 。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 管理中心共有15辆福祉车 , 12支代表队每队一辆 , 比赛期间将乘坐同一辆车来回 , 其余3辆作为备用 , 用来满足临时用车需求 , 保证随时用车 , 随时有车 。
福祉车来到“冰立方”后 , 工作人员也会将定制踏板抬出 , 放置在车门前 , 方便运动员下车 。 “轮椅能直接上福祉车 , 上下也有踏板 , 很方便 。 ”中国代表队运动员闫卓对福祉车点赞 。 每次比赛期间 , 司机和福祉车都会在场馆等待 , 直到比赛结束 , 再将运动员送回管理中心 。 出发前和回去后 , 车辆将进行两次消毒 , 保障防疫安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