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散文精选 季羡林散文代表作家

尊敬的网友们好!这篇文章主要是给大家详细描述关于“季羡林散文代表作家”的核心内容以及“季羡林散文精选”的相关信息,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往下看 。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 也是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 对我说来, 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 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 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 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 正对着大门口 。 客人一走进大门, 扑鼻的是阵幽香, 入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 立刻就感觉到仿佛走进自己的家门口, 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了 。
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 一盆红色的, 一盆白色的 。 我小的时候, 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 。 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 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 。 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 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 宛如火上有雪, 或雪上有火 。 我顾而乐之, 小小的心灵里觉得十分奇妙, 十分有趣 。
只有一墙之隔, 转过影壁, 就是院子 。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 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 。 每年春天, 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 报告春的消息 。 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 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 。 到了夏天, 更是满院葳蕤 。 风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海、江西腊等等, 五彩缤纷, 美不胜收 。 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夏夜的庭院, 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 。 一到秋天, 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 菊花报告花事的结束 。 总之, 一年三季, 花开花落, 没有间歇;情景虽美, 变化亦多 。
然而, 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 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 一朵花败了, 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 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 在盛夏的暴雨里, 在深秋的清冷里, 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 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 无日不迎风弄姿,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 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 无不奉陪 。 这一点韧性, 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 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

季羡林散文精选 季羡林散文代表作家

文章插图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止于此 。 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 。 你站在它下面, 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 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 它把影子投到墙上, 叶影参差, 花影迷离, 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 我幻想它是地图, 它居然就是地图了 。 这一堆影子是亚洲, 那一堆影子是非洲, 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 。 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 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 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 。 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 。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 我就真看到一幅画 。 微风乍起, 叶影吹动, 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
有这样的韧性, 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 我爱上了夹竹桃 。
好多好多年了, 我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面走出走进 。 最初我的个儿矮, 必须仰头才能看到花朵 。 后来, 我逐渐长高了, 夹竹桃在我眼中也逐渐矮了起来 。 等到我眼睛平视就可以看到花的时候, 我离开了家 。
我离开了家, 过了许多年, 走过许多地方 。 我曾在不同的地方看过夹竹桃, 但是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
两年前, 我访问了缅甸 。 在仰光开过几天会以后, 缅甸的许多朋友们热情地陪我们到缅甸北部古都蒲甘去游览 。 这地方以佛塔著名, 有万塔之城的称号 。 据说, 当年确有万塔 。 到了今天, 数目虽然没有那样多了, 但是, 纵目四望, 嶙嶙峋峋, 群塔簇天, 一个个从地里涌出, 宛如阳朔群山, 又像是云南的石林, 用雨后春笋这一句老话, 差堪比拟 。 虽然花草树木都还是绿的, 但是时令究竟是冬天了, 一片萧瑟荒寒气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