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家民营森林公园来说,停业即意味着零收入。“一开始觉得可能一两个月就过去了吧,后来看到数字不断攀升,我们觉得可能要3-5个月,就开始做长期战斗的准备。”陈景玉说,当时仅防疫物资,就买了价值60多万元的口罩、消毒水、洗手液、喷雾机……做好整个景区的防控。
在疫情期间,很多旅行社、景区扛不住,倒闭了,但观音山却自救活了下来了。不得不说是个奇迹,令人佩服。
有困难,踏过去。跌倒了,爬起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种敢打敢拼的无畏精神,给这座山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观音山人。这是黄淦波用行动给出的答案。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丹增说,黄淦波身上充满了故事,故事里的每一件事都可圈可点:抓环保,重扶贫,做慈善,把文化与旅游融合在一起,建文化之山,发展文化产业,打造观音山企业品牌。把文化作为灵魂,旅游作为载体,生态作为基础,不仅可以延伸,还可以复制。
“以前,山就是山,没想到,如今这座山成为了我们周边百姓生活不可缺少的休闲康养胜地,是观音山人的不辞辛苦才把这座普通的山丘建成了一座美丽“绿城。”家住东莞东城的杨先生说。
2020年10月,在观音山的努力下,樟木头镇成功入选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021年,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被《人民政协报》发文称赞为“两山论”的鲜活样本。
而近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长、著名作家叶梅女士,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著名作家王剑冰先生,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立华先生、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助理荣杰女士一行日前走进东莞观音山,为中国散文学会东莞观音山创作基地授牌。
22年从一座荒山到现今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粤港澳地区旅游热点目的地;成为“世界工厂”一颗闪亮的生态明珠,观音山展现了勃勃生机。
天南海北,山林湖水。放眼辽阔的中华大地,角角落落都生长着关于奋斗的故事。点滴的守护与改变,也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家园更美丽。
这样的观音山,笔者认为值得用一个“最有文化”称赞,也值得写。
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