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同季节不同的鱼情,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浮漂?这几点要牢记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每件事物都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就像我们钓鱼人,一开始都是从“一竿一线一漂一马扎”的初级阶段,慢慢地通过经验的积累,再逐渐发展成为了拥有数量众多的渔具用品的“高手”阶段。

文章插图
以浮漂为例,相信不少钓友都有一套或是几套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浮漂吧,如果说是的话,那就足以说明你已经脱离了“一漂钓天下”的初级阶段,能够深信面对不同的鱼种、不同的鱼情,所适用的浮漂肯定不同,这一点也确实没错。不过,再延伸至最具体的、最细致的用漂技巧上来,我想多数人未必那么清楚。

文章插图
所以,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面对不同的鱼情不同的天气,到底有哪些选漂技巧?
1、面对小杂鱼“泛滥”、“闹窝”严重,该选择哪种浮漂?在户外的自然水域作钓,小鱼闹窝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也没有特别好的措施可以做到有效的防范,很多人妄想通过调整饵料味型或状态来改变,但是多数情况下效果甚微。因为小鱼进窝已既成事实,它们贪婪捕食的习性不会因为你换了饵料就可以改变,它们依旧“照吃不误”,不同的只是饵料到底后还剩多少的问题。

文章插图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小鱼闹窝的情况,就必须让饵料快速到底,缩短饵料下落的速度,以最大的程度保证鱼钩到底后还有饵料残余,避免饵料在水体的中上层就被“劫食殆尽”。因此,配重铅大漂才是最稳妥的解决办法,目的就是让重铅带着饵料快速穿过小鱼层,顺利抵达水底,因此翻身快、浮力大的浮漂是首选,像那些“急收肩”型的就很实用。
2、搓饵钓浮,该选哪种浮漂?浮钓的关键在于饵料的重量总和必须小于浮漂的剩余浮力,一般的情况下,钓浮多以拉饵为主,但是在黑坑池塘的竞技比赛中,“搓饵钓浮”的手法已经成为了快速聚鱼的新战术,尤其是针对某些肥水黑坑,其鱼儿密度大,溶氧少,造成了鱼儿集体上浮,用这种方法尤为凑效。

文章插图
这种情形下浮漂的选择上要以浮力偏大、翻身快、长漂尾短脚的水滴形为主,调钓上只要搓饵挂钩半水显示两目就行,其优点在于悬浮的稳定性较好,同时翻身较快,饵料下落速度又较缓,这些在黑坑中钓浮是非常有利的。
3、面对“滑口鱼”、黑坑中的“回塘鱼”,该选择哪种浮漂?黑坑中的“回塘鱼”是指反复被钓起又放回池塘的鱼,这类鱼不光自身“狡猾”,被放回之后的“狡猾”习性也会影响到水中其它未被钓起的同类,使原本吃口大胆的鱼也变得非常“滑口”,直接导致了整体鱼情发生了变化,“漂相”会变得复杂,难以捉摸。

文章插图
这时,长漂身短尾短脚型的浮漂可以帮你过滤掉一些杂乱的信号,便于捕捉真实的鱼口,而且翻身也快,长漂身的稳定性也较强,能够有效地适应这类“滑口鱼”的混乱漂相和复杂的鱼情。
4、钓混养鱼,该如何选择浮漂?混养鱼指的是精养池塘中的各类鱼种的统称,像四大家鱼的青、草、鲢、鳙以及鲫鱼、鲤鱼等,因为种类不同所对应的鱼儿个体大小也不尽相同。在自然水域也有类似的情况,我们作钓时既要考虑大鱼,也要顾全小鱼,两者要结合到一起分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