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换脸”引质疑,目标只是元宇宙?


扎克伯格“换脸”引质疑,目标只是元宇宙?

文章图片
图1/1

“我们不是为了赚钱而提供服务 , 我们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而赚钱 。 ”
伴随着扎克伯格对创办Facebook初心的重申 , Facebook正式更名为Meta , 前者自此成为了后者的子公司 。
不仅是外界 , 就连扎克伯格自己都知道这次更名的时机显得可疑 。 在过去几周里 , 由于前员工弗朗西斯·豪根(Frances Haugen)向媒体泄露了公司内部文件 , 导致Facebook在企业道德层面遭到了持续不断的批评 。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 Facebook没少因为数据和反垄断问题而成为众矢之的 , 如今 , 它或许又一次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受关注的科技公司 , 而在年轻人的眼中 , 这个社交品牌似乎已经进一步变质 。 因此 , 对于许多批评人士来说 , 将公司品牌和扎克伯格与Facebook这个名字划清界限被视为了一种逃避策略 。
在福布斯撰稿人、危机管理与沟通专家顾问Edward Segal看来 , Facebook更名就是一个转移人们对受到负面舆论评价而面临危机的组织的注意力的典型案例 。 比如扎克伯格在公开信中表示 , “更名是为了反映我们是谁 , 以及我们希望打造什么……构建社交媒体应用将永远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 但现在 , 我们的品牌与某一种产品紧密相连 , 后者不可能代表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 , 更不用说未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 , 我希望我们被视为一家元宇宙公司 。 我想把我们的工作和的身份定位在我们正在建设的东西上 。 ”
美国的策略传播机构Reputation Partners副总裁Michael Grimm则表示 , “在国会、举报人、媒体和广大公众对Facebook、Instagram及其它社交媒体网站可能对其数十亿用户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严格审查之时 , Facebook宣布自己正计划用一个新名字来重新打造公司 , 这么做对它来说确是一个方便之举 。 这很有趣 , 因为这是一个人们经常使用的营销策略 。 ”
Michael Grimm指出 , 引入一个新的公司名字 , 让它作为一个母公司来监督Instagram、WhatsApp、Oculus , Facebook等子公司 , 有助于将负面舆论转移到各个具体的业务部门身上 , 同时努力保持公司整体的新名称免遭指责和负面声誉影响 。 “这就像谷歌创建Alphabet时的情况 。 扎克伯格和采取了新名字的公司需要证明的是 , 更名不是为了摆脱Facebook深陷的舆论危机而采取的一种明显的危机公关策略 , 而是符合其对‘这一转变是为了重塑品牌’的解释 , 并能为消费者和股东带来真正的价值 。 ”
【扎克伯格“换脸”引质疑,目标只是元宇宙?】“他们应该考虑更换一些重量级的高管 , 并投资外部机构来审查和监督其变化 。 这样做将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他们在改善自身形象和追求其真正主张的事物方面是认真的 。 ”美国商业咨询机构The Pedowitz Group的主席兼CEO Jeff Pedowitz表示 。
针对外界的质疑 , 扎克伯格在接受The Verge采访时进行了反驳 。 他表示 , “(更名的想法)早在这一轮负面消息出现前就存在了 。 我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 尽管有些人可能想建立一种联系 , 但我认为这是可笑的 。 就像现在这种舆论环境 , 我倒不认为适合引入新品牌 。 (在品牌识别方面)人们认为我们是一家社交媒体公司 , 但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是 , 我们是一家科技公司 , 我们通过科技来将人们连接起来 。 ”
不管各方观点之间的分歧如何 , 企业责任已经是Facebook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 而单纯的品牌重塑则无法帮助其逃避企业责任 , 因为在新的数字社会和经济中 , 责任是品牌的支点 。 然而 , 在平台经济中 , 企业很容易忽视责任 。 就像在鱼市里一样 , 每个消费者会自己决定是否与摊贩进行交易 , 但他们也许一开始并不知道鱼是否有问题 , 除非他们细心观察到了鱼的异状 , 或闻到了鱼的异味 , 又或者因为经常下厨而拥有了和鱼相关的详细知识 , 而那些不了解情况的消费者则可能会先选择相信摊贩和整个鱼市的运营方——鱼是不是真的新鲜?是不是真的是卖方所标榜的那种鱼?很多时候 , 所谓的“真实”其实是对方所告知的“真实” 。 当然 , 一旦消费者认为自己受骗了 , 那就不会再光顾原来的摊贩和市场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