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I,上海这所中学用新技术实现教学数字化转型

借助MR(混合实现)、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全息等技术进行课堂变革 , 利用大数据开展精准教学 , 通过5G+Al技术将传统教育进行升级换代 , 上海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再次站在了制高点 。
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和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主办的“课程领导力项目高中校课程实施专题研修活动 卢湾高级中学专场”关注“5G+AI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数字化转型”主题 。 本文图均为校方供图
2021年10月29日 , 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和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主办的“课程领导力项目高中校课程实施专题研修活动 卢湾高级中学专场”关注“5G+AI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数字化转型”这一主题 , 新技术全方位赋能的智慧校园让人眼前一亮 , 充满了黑科技和现代感 。
10月29日上午8:55-9:35 , 八堂“AI+”课程同步进行了展示 , 包括:AI+基础、 AI +城市 、 AI +审美 、AI +情意、 AI +地理、A1+生物、 AI +化学和电子屏赋能教学(AI +数学) 。
在综合楼6楼的智慧教室 , 正在进行的是“AI +化学”课堂 , 主讲老师是卢高生化组组长朱明建老师 , 他今天主讲的课程主题是“海洋中卤素资源‘溴’的提取” , 课程伊始 , 先由高二(8)班的王立涛同学讲解氯碱工业的发展 , 此后通过实验 , 让同学感受海水提溴的流程 。 教学过程中 , 学生们还带上了VR眼镜 , 沉浸式感受大型化工厂的实景 。
5G+AI,上海这所中学用新技术实现教学数字化转型
文章图片

“AI +化学”课堂上 , 学生做实验
【5G+AI,上海这所中学用新技术实现教学数字化转型】5G+AI,上海这所中学用新技术实现教学数字化转型
文章图片

“AI +化学”课堂上 , 学生戴上VR眼镜 , 感受科技带来的课堂变化 。
5G+AI,上海这所中学用新技术实现教学数字化转型
文章图片

“AI +地理”课堂
“传统实验室无法完成的易燃易爆、有毒性以及其他高危险性实验 , 在AI的课堂能够轻松实现 。 ”朱明建表示 。
综合楼9楼的全息教室 , 正在上的是一堂“A1+生物”课 , 主讲老师是黄浦区骨干教师、卢高高级教师詹琪芳 , 她的《蛋白质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这一堂课 , 利用全息技术探究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 “全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点的理解从平面到立体 , 变得更加直观易懂 。 ”
位于综合楼9楼的“立芯·展翼”人工智能实验区 , 是卢高科技总辅导员张晓骏老师“AI+城市”课程的主阵地 , 无人驾驶、机甲大师、足球机器人、舞蹈机器人、无人机等 , 为学生开展人工智能创新项目实验及学习提供支持 , 开启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新模式 。
5G+AI,上海这所中学用新技术实现教学数字化转型
文章图片

AI +城市课堂
高一(8)班的刘绮萱、覃朗和李泽昊 , 当天在电子屏赋能教学的课堂上与刘卫华老师进行了互动 , 墨水笔的使用和实时互动让他们觉得新鲜又有趣 。
5G+AI,上海这所中学用新技术实现教学数字化转型
文章图片

学生用墨水笔感受电子屏赋能教学对于数学课的改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