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植牙到正畸:万元集采打7折,国产耗材机会来了?( 二 )


“但我一直有些犹豫 。 一方面是种植牙的费用太贵 , 种一颗牙要一万多元 , 有些承受不起 。 另一方面自己总是过不了心理这关:一想到躺在那里清醒地体验医生将植体植进牙槽 , 大脑就开始胡思乱想 , 越想越害怕 。 ”不过 , 最近看到网上分析种植牙集采会使种植牙降价的文章后 , 张悦还是做好了集采落地就种牙的准备 。

(图 / 患者植入植体 本图版权为祯诺ZENOIS , 由好牙医提供)
张悦告诉「创业最前线」 , 看到了降价的希望后 , 她不想再受那一颗病牙的折磨了 , “现在我种牙的意愿还算强烈 , 希望植牙后的几十年不要出现问题 。 ”
在从业者看来 , 消费者整牙的意愿增加 , 也正是口腔行业发展的机会所在 。
好牙医创始人孙广峰表示 , 集采限定了公立医院的种植牙价格 , 从前种一颗牙的价格8000-10000元是常态 , 现在种一颗牙只要4500-6000元 , 受牙齿问题困扰的消费者选择种植牙的意愿肯定会上升 , “我判断从明年开始 , 种植牙会进入快速发展期 。 ”
事实上 , 我国口腔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 例如我国种植牙的市场渗透率其实并不高 。
【从种植牙到正畸:万元集采打7折,国产耗材机会来了?】“我国种植牙渗透率仅约为每万人25-30颗 。 韩国和以色列是目前全球种植牙渗透率最高的国家 , 达每万人632颗 。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可达每万人100颗以上 。 相比之下我国种植牙市场空间巨大 。 ”孙广峰认为 , 当市场释放出更多潜力 , 行业也即将进入爆发期 。
似乎 , 随着集采的落地 , 消费者离“整牙自由”也不远了 。
2、降价也有错了?但“整牙自由”并不意味着价格跳水 。
在部分从业者看来 , 患者拿到的终端价格并不会跳崖式下降 , 反而价格下降太多后 , 可能会衍生出一系列乱象 。
要知道 , 牙齿正畸和种植牙从来都是一笔暴利生意 。
比如 , 从“国产正畸第一股”时代天使披露的数据来看 , 其2018-2021年的毛利率分别高达63.8%、64.6%、70.4%和65% 。 但其研发投入也一直居高不下 , 2022上半年 , 时代天使研发投入为0.75亿元 , 占收入比例13.2% 。
“医疗材料的毛利确实高 , 但企业在降价时肯定也要考虑此前的研发投入成本和时间成本 。 ”口腔医生预约服务平台“约个牙医”创始人任鹏向「创业最前线」表示 , 口腔医疗材料的临床应用时间和审批的时间快则需要1.5年 , 慢则需要2-3年 , 这期间的成本也要摊薄到单个产品上 , 企业为了盈利考虑 , 也不会降价太多 。
事实上 , 随着行业竞争日益内卷 , 企业们为了“以价换量” , 早已开始打起了价格战 。
比如时代天使的牙套平均售价降幅明显:从2018年的8400元降至2021年的7300元 , 四年间降幅达14% 。 而头部品牌开始打价格战之后 , 中尾部品牌开始跟随 。 但很快 , 价格战的负面影响也浮出水面 。
“一些莆田系民营口腔医院为了赚钱已经开始靠营销引流 , 再用一些乱七八糟的手段‘套路’消费者 。 ”任鹏向「创业最前线」透露 , 有机构会在种牙前告诉消费者种一颗牙1980元 , 等到线下患者做完检查才发现那只是种植体的价格 。
“患者一旦开始种植 , 就只能被牵着鼻子走 , 往往要再交一些牙冠、检查费等 , 最后种一颗牙还是要1万多元 。 ”任鹏说道 。
任鹏还了解到 , 有的企业号称3980元种一颗牙同时还再送一颗牙 。
他详细核算过对方的成本 , 材料、医生、房租等全加起来 , 对方如果想赚钱 , 植体的成本最多有300-400元 , 而牙冠的成本也就只有50元 , “在我看来 , 正常的牙冠最差也得三四百元 , 甚至成本在500元的牙冠都很难保证质量 , 对方显然不是从正规渠道进口的产品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