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含山昭关伍相祠
伍子胥是楚国大夫伍奢次子 。 楚平王即位 , 听信少师费无忌谗言 , 要将伍奢一家满门抄斩 , 只有伍子胥一人逃走了 。 楚平王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 , 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 , 日夜盘查所有过往行人 。 终于 , 伍子胥逃到了吴楚交界的昭关 , 昭关在两山对峙之间 , 地势险要并有重兵把守 , 过关真是难于上青天 。
危急之时 , 伍子胥遇上了东皋公 , 一个深藏不露的隐士 。 东皋公邀请伍子胥到家里做客 , 说有办法帮助他混出关去 。 东皋公每天好酒好菜招待 , 却绝口不提过关的事情 , 就这样一连过了7天 , 伍子胥再也忍受不了了 。 这天夜里 , 伍子胥寝不能寐 , 辗转寻思 , 反侧不安 , 望着窗外的一轮明月 , 活生生地愁白了头发 。
伍子胥一夜急白了头 , 反而是一件大好事 , 只要稍作打扮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 恰巧 , 东皋公一直等待的朋友皇甫讷回来了 , 皇甫讷长得非常像伍子胥 , 两人互换了衣服前后脚过关 。 果然 , 皇甫讷被昭关的守卫当做伍子胥抓了起来 , 而伍子胥则趁乱顺利混出了昭关 , 最终逃到吴国 。
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世代相传 , 不仅编入辞典史册、搬上戏剧舞台、演绎成评书图本 , 还被后人作为“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其中一计“蒙混过关”的典例 , 当作“笑一笑十年少 , 愁一愁白了头”的佐证 。 昭关吸引了诸多文官武将、墨客骚人 , 会于此谈古论今、赋诗抒怀 。
为了记述史迹 , 南宋初年建“伍相祠”于昭关 , 就在关口的拱门之上 。 抗日战争之前 , 千年古祠还能看见 , 是明三暗五的砖瓦青石结构 , 雕梁画栋、翘角飞檐、气势不凡 。 祠中供奉着伍子胥像 , 其身大腰粗、肩阔脸宽、浓眉大眼、须白且长 , 怒容满面地手按一把七星宝剑 。 此外 , 祠内还有东皋公、皇甫讷的塑像 。
伍相祠内还有诸多匾额、楹联和石刻碑文等 , 其中含山县知县范贞所著的《宝塔诗》广为传诵:“眺 , 啸;荒山 , 古道;行路吟 , 亡家调;一段忧愁 , 千秋光照;无计雪亲冤 , 惶恤违君诏;生死二字虽悬 , 去就一心逆料;楚风飒飒逼人寒 , 吴境茫茫何日到;古来岂无去国逋臣 , 此地犹存故关孤庙;漫想芦中人何以捐生 , 尤羡浣纱女忽焉轻跳;吁嗟乎英雄自古惜英雄 , 伤心哉怒涛江上空凭吊 。 ”
成语
草船借箭
人物:孙权
发生地:巢湖濡须水域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桥段 , 谋才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 , 仅用几只草船就“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 故事中的诸葛亮胆识过人 , 颇受世人赞美传为佳话 , 并由此衍生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等 , 推动着智慧的启迪和发展 。 然而 , 在正史《三国志》中 , “草船借箭”却是孙权所为 , 就发生在巢湖濡须水域 。

文章插图
巢湖东关濡须口 , “草船借箭”就发生在这里
“草船借箭”史实发生在公元213年 , 当时 , 吴军大将吕蒙、偏将军朱然领兵驻守“东关” , 在濡须口建造了濡须坞 , 因其形似偃月又称之为“偃月城” 。 濡须水就是今天的裕溪河 , 是巢湖最早的通江河道 , 那么濡须口在哪呢?就是濡须、七宝两山对峙间的水口 , 前者在今含山县东关镇 , 后者在巢湖东龟山(今银屏镇境内) , 二者接合部就是巢湖东湖口 , 东流濡须水直达长江 。
是年二月 , 曹操统帅四十万大军 , 由巢湖和西关两路进攻东吴 。 据说 , 曹操统帅大营就设在东龟山上 , 与东吴兵马对峙的地方就在濡须口 。 “双方兵来将往 , 激战数十次 , 对峙月余时间 。 也就是在这期间 , 发生了流传后世的‘草船借箭’ 。 ”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许昭堂考证大量文史材料后介绍道 。
- 辽国的创立者是谁 辽是由什么族建立的
- 情缘再续是什么意思啊 渴望再续情缘是什么歌
- 临朝称制是谁开创的 临朝的临是什么意思
- 张芷溪演过的电视剧百度百科 张芷溪几岁了
- 汉初的小说 攻略初汉小说
- 猫和老鼠全集第2集 猫和老鼠2021
- 拥有了自信就拥有了力量作文 自信的力量有多强大
- 最好的化妆学校是哪里 有哪些化妆学校
- 如何应对挫折 应对挫折的方法有哪些
- 空调不制冷的全部原因 汽车空调不制冷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