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牌10年“等”来北交所,瞄准VR应用小龙头,同辉信息董事长戴福昊:要做从蛋壳里啄出的鹰】在精选层公开募股的招股说明书中 , 同辉信息将公司迄今为止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2008年至2012年、2013年至2016年、2017年至今 。
文章图片
戴福昊自述 , 同辉信息的起步 , 得益于商用显示领域液晶大规模替代CRT的技术升级 , 以及由此带来的传统灯箱广告向电子媒体广告的应用迁移 。
但液晶产品也有局限性 , 彼时京东方尚未崛起 , 液晶产品的竞争力控制源在于面板 , 而LG、三星及夏普等日韩厂商把握着产业话语权 , 我国产品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以及产业链建设不配套等原因 , 整体的产品技术含量并不高 , 多处于产业价值链底端 。
门槛不高 , 红海很快到来 。 蓬勃发展不过两三年的时间 , 国内市场掀起了惨烈的价格战 。 同辉信息以与顶尖品牌合作和“7*24小时”服务保障为优势 , 但在性价比的冲击下 , 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 , 处境日渐尴尬 。
“就像早期在海龙电子大厦 , 我不接受拿低品质去获取客户的逻辑 。 因为我明知道这个逻辑未来是会产生问题的 , 我们会珍惜自己的羽毛 。 ”戴福昊意识到 , 随大流去拼价格不可取 , 是时候跳出来了 。
2012年 , 同辉信息在新三板做了第一次定向增发 , 并酝酿由简单的液晶集成向综合显示解决方案提供商升级 。 这次升级核心逻辑是提高附加值:随着技术的融合 , 在软件和内容制作能力增强的背景下 , 产品就不再成为壁垒 , “跨界”的可能性出现 。
“我们(这次升级)用了两到三年的时间 , 最终实现了突破 。 ”戴福昊坦承 , 这次的升级在团队内部存在争议 , 一些员工不赞成“走出舒适区” , 但好在高管团队空前团结 。
从硬件代理商走向解决方案提供商 , 同辉信息开始寻找红海中的蓝海 。
“就像《长津湖》里边说的一样 , 从里边啄开可能就是只鹰了 , 我们当时是必须要去打破这个困境 , 必须去寻找更大的业务空间 , 才不会被困在原地 。 ”戴福昊表示 。
文章图片
瞄准VR智慧教室 , 开启“第二次创业”
“元宇宙”题材走热 , 同辉信息因为VR教育业务也被列为概念股 。
“有2/3的时间都在聊VR 。 ”北交所成立的消息披露后 , 同辉信息迎来了密集的机构调研 , 戴福昊透露 , 机构投资者们最为关注的就是VR业务的发展 。
VR广受关注是多个因素叠加的结果 。 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未来将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社交体验 , 甚至要改名来凸显“元宇宙”的属性;字节跳动收购国内头部VR硬件创业公司Pico , 收购价格据称高达90亿元;此外 , 业内猜测明年苹果公司将发布VR眼镜;近日 , 工信部副部长在世界VR产业大会上披露将编制《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同辉信息从2016年底布局VR业务 , 将VR教育业务全部放在全资子公司威尔文教这一平台上 。 戴福昊直接负责 , 从人员招募到内容和产品的研发无不深度参与 , 他在内部将VR业务的布局称为“第二次创业” 。
“既然要想做一个长远的公司 , 我们就必须提前储备战略性的业务或创新的业务 。 ”戴福昊说 , 相较于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 , 虚拟现实技术(VR)与“最佳视觉”的目标更接近 。
VR技术在五年前曾掀起一波创业热潮 , 但技术与内容难以支撑技术的场景落地 , 资本渐次撤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