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兴国县简介 江西省兴国县的风水宝地


三僚风水文化景区,位于江西省兴国县梅窖镇境内,始建于唐朝末年,由中国风水江西形势派创始人杨筠松和首座弟子曾文辿选址,距今已有1200余年,是中国风水文化始祖地 。

江西省兴国县简介 江西省兴国县的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三僚村因其独树一帜的风水文化,被海内外易学界誉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中国风水文化的发祥地” 。风水祖师杨筠松(名益,号救贫),携弟子曾文辿、廖金精隐居三僚著书立说,奠定中国风水文化的理论体系后,中国风水文化由此传播海内外,三僚曾、廖二姓师承杨公奇术并发扬光大 。自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历朝,明师迭出,其中白衣承诏,由皇帝钦封为钦天监博士的风水师就达36人,享誉世界 。古都南京、北京,著名建筑如明十三陵、故宫、长城清东陵等都是三僚风水先生堪择 。景区内至今保存了大量的风水作品,如龟蛇相会、曾氏砂手、蛇形祠、虎形墓、七星池等,是中国风水文化保存最为完好、风水作品最为集中的古村落,成为世界风水文化爱好者朝觐的圣地 。
江西省兴国县简介 江西省兴国县的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2008年6月,三僚风水文化正式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僚风水文化景区分别荣获了“2006江西乡村游十大旅游景点”、“2007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三僚村也于2009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
江西省兴国县简介 江西省兴国县的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景区看点;阴阳溪,三僚的地形还酷似一幅阴阳太极图形,原来是因为村里有两条弯延曲折的溪水平行地流淌在阴阳两极之间,溪水流至杨公祠前则二溪合而为一地形成了一条大溪流 。最有意思的是,大溪流源头的水温左右两岸竟相差5、6度 。缘由合二为一的那两条溪流水温不同,村里人把左边那条水温更冷的叫阴溪右边那条水温更热的叫阳溪 。鸟瞰眼前这块大盆地,曾屋村、廖屋村分处在指针的两边,就象太极图形中的两仪 。随行的风水学研究者胡玉春先生说盆地的四边各有东华、西竺、南极、北斗四座寺庙,还有活龙脑、九尾杉、七星池、甘泉井、多士石、章光土、南箕庵、西竹寺等八景 。传说,这其中就蕴藏着《易经》里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 。胡先生指着那块被人称之为罗盘指针的"罗经石"说:三僚的奥妙至今还没有人能够探索清楚,这座"罗经石"上有一个地下溶洞,就从来没有人走到过尽头 。十几年前爱探险的我走进了这个怪石磷露的地洞,看见了许多奇妙怪异的现象,也掉入地下暗河经历了一回死的考验 。
三僚村最富传奇的还是山腰上一棵十几里外就能看的见的形似伞盖的大杉树和树底下的形似包裹的两块巨石 。传说杨筠松的弟子曾文辿当年也发现了三僚这块山环水绕的宝地,在曾文辿眼中这杉树如伞盖巨石如印章,他说:"这是一个好地方,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华盖遮荫,代代能文武,世世好为官 。"师傅杨筠松却当即断言为:"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住在这里,子孙世世代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 。三僚人说,是杨公忍不住泄露了天机,所以他才没有后代,但他的两个徒弟却从此在这大山深处繁衍不息 。替人看风水成了世世代代三僚人谋生的祖传技艺,三僚人和许许多多的人都把杨公视为祖先供奉着
眠弓岭;即是三僚村东面的东华山,此景仍存 。一峰独起,云遮雾绕,险峻异常,仿佛步步登天,故称"眠弓峻岭" 。古人有诗曰"攀桂莫言云路远, 登临正如步蟾宫 。"形容登眠弓岭如同登天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