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题:生物发酵 , 这个产业将如何改变你我生活?
新华社采访人员张辛欣
生物发酵 , 这个听上去似乎有些生僻的词汇 , 正作为新材料 , 应用到诸多领域 , 走进人们的视野 。
从代餐、新型饮品等功能食品 , 到更加柔性的生活用纸、更具功能性的化妆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 , 都和生物发酵息息相关 。
采访人员从近日召开的第三届生物活性物·功能食品与肠道皮肤大健康高峰论坛上获悉 , 我国企业“跑通”了生物发酵产业相关环节 , 并在食品、日化等领域展开实践 。 生物发酵产业也因市场的开拓而加快发展 , 更多新材料正走进你我生活 。
功能食品 , 揭开生物发酵的“神秘面纱”
代餐、新型饮品……一段时间以来 , 功能食品逐渐走红 。 走俏的背后 , 有食品原料的开发与应用 。
采访人员采访多位与会专家了解到 , 一定程度上 , 功能食品就是具有特定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 。 除了蛋白质、矿物质等传统功能成分 , 在全球范围内 , 已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和生物发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原料和加工工艺中 。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指出 , 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 。 近年来 , 相关部门批准了一批新食品原料 , 丰富了食品内容 , 也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
以透明质酸为例 , 2021年初 , 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 , 批准由华熙生物申报的透明质酸钠为新食品原料 , 可应用于普通食品添加 。
“华熙生物在十几年前开始对口服透明质酸进行研究 , 并为国外企业提供食品级透明质酸原料 。 透明质酸钠获批新食品原料 , 拓展了国内应用的新领域 。 ”华熙生物首席科学家郭学平说 , 随着食品原料的优化升级 , 透明质酸软糖等一批功能食品在市面上推出 , 生物发酵产业空间加速拓展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我国生物发酵相关企业超1.8万家 , 超过50%的企业成立于5年内 。
“近几年 , 生物发酵行业产学研用的合作日益密切 , 在轻工业、食品领域科技成果数量快速提升 。 我国在许多功能食品配料产业化及应用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秘书长王洁在会上说 , “十三五”期间 , 我国生物发酵产业主要产品产量年平均增幅4.6% 。 功能发酵制品作为功能食品的重要配料 , 2020年产量规模超过370万吨 。
“功能食品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生物发酵 , 让生物发酵产业快速走进大众视野 。 ”王洁说 。
技术创新 , 产业化模式更加完善
生物发酵 , 看似是聚焦分子的行业 , 却事关产业进步和消费升级 。 软组织填充剂、创新药、美妆日化……随着技术创新 , 很多领域正发生变化 。
业内人士认为 , 让生物发酵融入更多前沿领域 , 需要让产业化的模式更加完善、高效 。 加大基础研究的同时 , 要格外强调中试对创新的孵化 。
“产学研合作对生物发酵领域的科技创新以及创新成果的产业化非常重要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在会上说 , 生物发酵研发周期长、影响面大 , 在大学、科研院所基础研究成果上 , 格外需要由院校、创新平台、龙头企业进行中试 , 进而产业化 , 并通过市场调整研发方向 。
陈坚说 , 在生物发酵应用于功能食品方面 , 江南大学与华熙生物建立了研究中心 , 企业与院所全链条合作 , 进行日化、食品等终端消费品的开发 , 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创新模式 。
“科研院校更专注于0至1 , 我们来做1至10、10至100 。 ”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说 , 加大中试转换、产业转换 , 才会有更好的市场转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