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了业务过程的数字化之后 , 第二步就是 数字化协同 。 第一要通过数据治理等手段让底层数据得到规范、统一的表达 。 第二是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 所以需要通过数据可视化等工具让不同的角色(开发人员、运营人员、使用人员、管理者等等)使用起来 , 加入数字化协同的过程 。
数字化协同能力 , 最直接的影响是效率的提升 。 协同得越好 , 就能越及时、全面地获取业务的认知 , 也就能在数据上更客观地支持上层业务的 优化 。
优化的效果一定不是拍脑袋 , 也不是凭感觉 , 而是用 客观的分析评估 。 一方面 , 可以用A/B测试等方式通过数据来精准评估业务带来的实际收益 , 另一方面 , 我们也要进一步多维度的关联原因 。
最后 , 走完这四步后 , 在业务优化和评估过程中 , 我们又能沉淀更多的数据 , 这就形成了闭环 , 实现了飞轮的转动 。
字节的数据驱动飞轮
刚刚是一个偏抽象的描述 , 下面我们再结合字节跳动的具体情况来看:
- 业务过程数字化 , 主要是对于不同触点的数据埋点 , 比如APP、小程序、运营页等等;
- 数字化协同 , 是多角色对数据应用的协同加工 。 比如研发如何做好数据开发、数据治理 , 运营更好更快的用好数据等;
- 数字驱动业务优化 , 主要是根据数据 , 根据数据产生的insights , 对产品、算法进行优化 , 比如对推荐系统策略的优化 , 面向不同用户群体运营的优化等;
- 客观的分析评估 , 一方面通过A/B测试 , 对不同的、新的迭代进行客观评估 ,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ABI进一步地进行数据洞察 , 能够积累对于的insights , 从而促进整个流程的转动 。
下面我们就数据中台和应用优化 , 进行展开 。
面向应用的数据中台
文章图片
【数据驱动 x 敏捷开发,字节是如何践行这两大技术理念的】刚才其实也提到了数据中台 , 它最大的一个作用是帮助各个应用、业务基于数据驱动进行优化 。 所以做数据中台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 , 那就是一定要面向应用来构建 。 从数据开始 , 用数据来做验证 。 那么谈到数据的验证 , 那最重要的其实就是A/B测试 。 之前我们也在不同场合强调过字节对于A/B测试的重视 , 包括抖音、头条的起名也是通过A/B测试得来的 。
对于评估而言 , 测试只是第一步 ,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对结果进行分析 , 因此构建了相应的数据运营平台、智能数据洞察和客户数据平台等工具 , 帮助产品和运营可以深入分析数据 。
而在底层 , 面向每天产生的大规模、批量、实时的数据 , 我们也建设了一套完整的数据采集、研发和治理的套件 , 提升数据开发的效率 。
所以可以说在底层 , 我们更关注数据开发的效率和规模 , 而在上层 , 我们关注的是整个产品和运营在做数据分析过程中的易用性、可交互性 。 要实现易用性、可交互性和底层规模和效率的一个连接 , 我们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数据分析引擎 , 那就是我们的ByteHouse 。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