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做顾问告别急诊 科技健康赛道迎来挑战者

每经采访人员:王晶 每经编辑:文多
如果有一位可靠的健康顾问时常在侧 , 我们就可以告别很多急诊 。 这在以往对普通人来说是奢望 , 但现在技术进步正在使之一步步变成现实 。 得益于传感和数据分析技术的质变飞跃 , 越来越智能的移动应用试图扮演健康顾问的角色 。
苹果、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 , 在不断创造各类健康应用、预测诊断系统以及新设备 , 国内厂商也在迅速反应 。 近年来 , 包括华为、OPPO、vivo及小米等均积极布局主打健康的智能穿戴产品 。 但要想在日渐拥挤的健康赛道中赢得市场 , 创新和差异化成为关键 。
10月27日 , 在2021 OPPO开发者大会(ODC21)上 , OPPO首次公布其健康战略 。 “OPPO围绕‘改变生活方式’这一主题 , 希望以健康算法、数据科学、传感器、生物医学为基础 , 通过硬件产品以及软件(健康APP在各产品形态上的应用)为OPPO用户提供健康服务 , 由‘应对型’医疗向‘预防型’的主动健康管理转变 。 ”OPPO助理副总裁、健康实验室负责人曾子敬说道 。 预防型医疗的概念已提出超过20年时间 , 但目前绝大多数高科技公司还是在反应型医疗的路径上 。
虽然是行业后来者 , 但OPPO却以挑战者的姿态在愿景上提出了一个目标——三年内能成为行业重要的推动者和贡献者 。
健康赛道愈发拥挤
消费电子的传感和数据不仅可以监测体征 , 也在催生无需服务药物的新服务 。 苹果可以说是科技健康赛道的先行者和最大获益者 。
2019年苹果CEO库克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 , 想象一下穿越到10年后 , 苹果对人类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库克回答说:“那将和健康有关 。 ”
2014年 , 苹果第一代Apple watch诞生后 , 就一直围绕健康追踪模式深耕 。 从测量运动和心率开始 , 它逐渐增加了如测量心脏活动、血糖等功能 , 也提供了新的服务模式 。
与手机和耳机等产品相比 , 智能手表因佩戴在手腕上 , 在脉搏、心率、血氧和睡眠等健康指标的监控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 也因此成为健康数据的绝佳入口 。 近年来 , 华为、OPPO及小米等均积极布局主打健康的智能穿戴产品 。
其中 , 华为于2020年10月发布了包括WATCH GT2 Pro、华为WATCH GT2 Pro ECG在内的多款产品 , 支持100多种运动模式 。 同时 , 华为还成立多家实验室探索未来数字健康的新方向;比华为WATCH GT2 Pro系列略早上市的则是OPPO的Watch ECG , 它是国内首款获得国家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认证的独立通信智能手表 , 检测出的心电数据具备医疗级别精度;而小米则专门成立了可穿戴部 , 加大对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产品的研发力度 。
与其他厂商的“应对型医疗”方式相比 , OPPO健康的理念是由“应对型”医疗向“预防型”的主动健康管理转变 。 曾子敬指出 , 生活方式医学可以将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率降低80%以上 , 糖尿病的发病率降低90%以上;通过生活方式干预 , 可有效逆转高血压早期 , 使收缩压与舒张压达到明显降低等等 。
对此 , OPPO健康在原有的应对型医疗的路径上 , 增加了一条数据驱动的闭环回路 , 为用户和医生带来长期连续的健康数据模型 , 以此进行健康状态评估 , 并反馈建议 , 行成反馈—调整的闭环 , 从而达到从源头预防、控制疾病的目的 。
目标三年内成为行业重要的推动者和贡献者
【数据做顾问告别急诊 科技健康赛道迎来挑战者】虽然健康赛道被国内外的诸多科技巨头视为主攻方向之一 , 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 , 似乎健康产品在落地过程中依然面临重重挑战 。
今年6月份 , Google Health经历了一次重大重组 , 约有130名员工被转移到搜索和Fitbit等其他部门 , 员工削减约20% 。 两个多月后 , Google Health负责人David Feinberg在社交平台上宣布 , 他于9月1日正式离职 。 随后 , 谷歌宣布解散Google Health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