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四名80后教授做了一张床单,刷新你认知……

厉害了!四名80后教授做了一张床单 , 刷新你认知……
一件看似普通的休闲服
穿在身上竟可进行24小时健康监测
《三体》里描述的未来
正在成为现实
厉害了!四名80后教授做了一张床单,刷新你认知……
文章图片

陶光明教授正在给与会嘉宾展示智能床单 。
10月26日 , 湖北光谷实验室运动与健康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在华中科技大学成立 , 来自材料、人工智能、医学和光电四个不同领域的青年科研工作者现场展示的具有运动、健康和医疗等全场景应用的智能织物 , 刷新了与会专家对“布”的认知 。
【 医工交融 】
他们带来刷新认知的一块“布”
实现实时测定和记录人体数据 , 是提高健康和运动品质的前提 。 但目前市面上可见的传统可穿戴设备 , 主要仅限于小型外饰配件及可弯曲贴片等 , 多偏重于“戴”而不是“穿” 。 尤其在医疗领域 , 平板结构类型的电子设备容易引起穿戴者的心理障碍 , 导致很难普及 。
厉害了!四名80后教授做了一张床单,刷新你认知……
文章图片

如何才能让可穿戴设备像衣服一样穿在身上?如何在病人更为舒适和无感的状态下采集到有价值的数据?
团队成员周宁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 他提出这个问题后 ,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陶光明教授及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陈敏、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侯冲三人发挥各自特长 , 很快研发出国内第一张具有人体生理数据感知功能的智能床单 。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 , 这种床单外观看起来和普通床单一模一样 , 但床单内有乾坤 。 上万个纤维力传感器以阵列形式被嵌入床单中 , 使其具有低延时、高灵敏度的能力 , 不仅可以感知人的睡眠状态 , 还可以对心脑血管病人等特殊人群进行危险预警 。

陶光明说 , “这款智能床单 , 稍经过改进 , 就可能成为具备心电、呼吸、血氧等检测功能的智能病号服、智能家居服等 。 ”
除了智能床单 , 团队还在现场展示了智能坐垫、智能发绳、降温织物、可控机器、智能画板、智能衣等 。 “从‘布’着手 , 将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感检测 。 ”陶光明说 , 智能织物让人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 , 不会感受到任何被侵犯、被监视和被束缚的感觉 。
【学科交叉创新】
平均年龄37岁 , 四名教授各挥特长
据介绍 , 光谷实验室运动与健康智能化交叉学科创新中心 , 聚焦运动和健康医疗中的实际问题和关键技术 , 以智能纤维和织物为主要载体 , 为实现健康人群的生理辅助与运动增强、改进疾病保健与康复设施友好程度、提高医疗服务和诊疗装备智能化水平、促进医学和体育教育数字化 , 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
团队的核心成员是四位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80后教授 , 平均年龄只有37岁 。 团队其他研发成员更为年轻 , 均是华中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 , 在展厅内 , 他们一边给与会专家介绍研发的产品 , 一边演示 。
【厉害了!四名80后教授做了一张床单,刷新你认知……】实验室主任陶光明说 , 虽然团队成员具有不同学术背景 , 但是拥有相同兴趣志向 , 在科研上碰撞出了许多思想火花 。
3个月前 , 他们研发出的零能耗光学超材料制冷织物这一标志性成果 , 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Science》杂志上 , 用这种超材料制冷织物做成的衣服不仅可以防晒 , 还可以实现无源降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