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产品先天就自带热度 , 也有些是通过几代产品不断打磨所形成的结果 , Redmi Note 系列便属于后一种情况 。 两年前 , 凭借在当时看来颇为惊艳的 4800 万像素摄像头 , Redmi Note 7 让 Note 系列一炮而红 。 之后发布的几代 Note 在配置上都不乏亮点 , 成功打造了「小钢炮」的产品形象 。
有些「越级配置」的思路也被带到了 Redmi Note 11 系列身上 。 和之前稍有不同 , 这次 Redmi Note 11 系列不再提供 4G 版本 , 包含 Redmi Note 11 5G、Redmi Note 11 Pro、Redmi Note 11 Pro+ 三个机型 。 这篇文章的主角 , 是 Redmi Note 11 和 Redmi Note 11 Pro+ 。
文章图片
两种屏幕 , 均有高刷
作为手机最为重要的人机交互渠道 , 屏幕的重要性不必多说 。 但出于成本均衡性考量 , 产品定位不同 , 所选择的屏幕类型多多少少也会存在一些区别 。 比如 , Redmi Note 11 用的是一块 LCD 屏 , 而 Redmi Note 11 Pro/Pro+ 则为三星 AMOLED 屏 。
文章图片
全面屏方案 Redmi Note 11 系列均为中置单孔设计 。 亮屏之后 , Redmi Note 11 和 Redmi Note 11 Pro+ 的正面观感都不错 , 但如果放到一起能很容易发现二者之间的区别 。 就像图片中所展示的那样 , 超大杯的开孔径要来得更小一些 , 能进一步弱化切割区域对显示效果造成的影响 。
下面我们分开来说具体屏幕素质 。 首先是 Redmi Note 11 Pro+ , 它配的是一块 6.67 英寸三星 AMOLED 屏(钻石排列) , 表面覆盖有第五代康宁大猩猩玻璃 , 分辨率为 2400×1080 像素 , 支持 DCI-P3 广色域 , 拥有 120Hz 刷新率和 360Hz 触控采样率 , 同时通过了 SGS 护眼认证 。
文章图片
实际屏幕显示效果比较细腻通透 , 调校风格稍稍偏冷一些 , 后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在设置中自主调节 。 此外 , 旗舰机基本已经普及的前后双光线传感器 , 同样出现在了 Redmi Note 11 Pro+ 和 Redmi Note 11 Pro 上 , 尤其是手机背对强光源时(比如看电视) , 自动亮度调节会更准确 。
文章图片
回过头再来看 Redmi Note 11 。 它的屏幕尺寸比 Redmi Note 11 Pro+ 小了一丢丢 , 为 6.6 英寸 , 不过用起来其实基本没差别 。 屏幕分别率为 2400×1080 像素 , 由于 LCD 屏 , 画面细腻程度没啥可担心的 。 90Hz 屏幕刷新率在保证使用流畅性上足够 , 区别在某些特殊游戏场景下 。
文章图片
可能大家也发现了 , 这代 Redmi Note 无论 AMOLED 屏幕的大杯、超大杯 , 还是 LCD 屏的中杯 , 都没有上曲屏 , 而是统一采用了直屏方案 。 有关直屏和曲屏的优点 , 之前我们在很多评测文章中也提到过 。 就操控性和实用性而言 , 直屏有优势 , 不容易误触问题 , 而曲屏的视觉效果更好 。
文章图片
指纹方案稍有意外 。 考虑到 Redmi Note 11 Pro 和 Redmi Note 11 Pro+ 用的是 AMOLED 屏 , 原本我以为这次它们应该会上屏幕指纹 , 但事实并非如此 , Redmi Note 11 全系均为侧边指纹/电源二合一设计 。 可能没有屏幕指纹酷 , 不过用起来还是很顺手的 。
又一次首发了新平台 , 还「下放了」120W 闪充
首发新平台在小米以及 Redmi 的品牌历史上 , 属于高频事件 , 之前发布的 Redmi 10X 便首发搭载了联发科天玑 820 芯片 。 这一传统延续到了 Redmi Note 11 Pro+ 上 , 它用的是发哥八月份刚刚全新的天玑 920 芯片 , Redmi Note 11 则为天玑 810 , 匹配 LPDDR4X+UFS2.2 存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