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死的楼市,拒绝入冬( 二 )
未来北京将会继续进行人口疏解 , 从侧面进一步增加环京楼市的购买需求 , 环京房价还有增长的潜力 。
深圳楼市火热虽然今年“金九银十”期间北京等城市比较冷清 。 但在深圳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 大家简直就是在抢房 , 买套房还要拼手速 。
因为深圳新增土地尤其是住宅土地供应极度稀缺 , 而且当地临近香港 , 香港土豪们坐车一会儿就可以去扫楼 , 也增加了一部分购买力 。 一些来自香港以及内地其他城市的购房者在深圳的置业热情十分高涨 。 外地客户来深多是购买公寓等非住宅产品 。 由于目前落户政策较为宽松 , 甚至有内地客户用后辈的名额来深圳购房 。
火爆的销售并不代表深圳又会出一批地王 , 也不意味着房价又会暴涨 。 从政策就可以看出未来的大概走势 。 近日 , 深圳宝安机场地块等13个首批公共住房建房正式开工 , 新增约2.6万套公共住房 ,
都有一个共同点 , 就是卡价 。卡死商品房售价、锁死土地价格、大幅压低公共住房地价……这一系列“组合拳”异常坚决 , 全部指向同一个目标:深圳版的“八万五计划”——建设超过100万套公共住房 , 为市场解渴 。 到明年年底的任务 , 是42万套 , 这已经超过了深圳改革开放41年来的总和 , 其中租赁住房的比例远远高于北京、上海和广州 。
这对于炒房团来说 , 是一个较大的冲击 。 但毕竟炒房的只是小部分人 , 而民生是基础 , 对大部分民众来说是利好的 。
上述政策会打击畸形的投机风气 , 但会扎实推动科技、实业的发展 , 推动实体经济向好 , 也能让民众买得起房 。 站长认为 , 这将是未来全国各地楼市政策的参考导向 。
对于投资客来说 , 以前一夜暴富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 。 并不是说房子不再有获利空间 , 只是它的收益会变稳变慢些 。
未来可以预见 , 在“房住不炒”的宏观背景下 , “一城一策”的调控将进一步加剧楼市分化 , 不同城市、同城不同区域间将出现“冷热并存”的情况 。
土地市场回暖在土地拍卖方面 , 从今年3月份以来 , 土地市场就已经有回暖趋势 。 而进入9月份 , 随着融资额度大幅增加 , 房企到位资金在9月份终于迎来上涨 , 其中外资和个人按揭贷款增速最为明显 , 地产商们也动作频繁 。
如10月15日 , 融创以20.3亿总价、溢价率12%的代价拿下大兴孙村限竞房地块 。 多年未在京城土拍市场出手 , 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
房企销售回暖克而瑞研究院数据显示 , 包括阳光城、中海地产、世茂房地产、融信中国等在内的多家房企销售目标完成率已经在80%左右 。 其中世茂、阳光城等在9月就已经接近实现去年全年业绩 。
从整体来看 , 前9个月房企全年销售目标完成率均值为70.77% , 相比前8个月整体提升了8.68个百分点 , 销售数据在持续增长 。
而来自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 , 2019年1-9月 , 房企销售额TOP20销售均值为2332.2亿元 。 其中销售额超3000亿元的房企5家 , 销售额超2000亿元的企业7家 。 在第二阵营中 , 新城控股、华润置地等13家房企销售额超1000亿元 。 而阳光城已经实现了1502亿元的销售金额 , 其中5-9月期间的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 , 创造了其公司史上最好成绩 。
从三季度报告还可以看出 , 泰禾集团也很好 , 今年泰禾的财务、负债、现金指标都在好转 。 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储备了近5000亿元的土储弹药 , 而且现在已经稳居全国文旅市场TOP3、住假市场TOP1 。
从房地产行业发展看 , 在经历了严格调控 , 市场残酷洗牌后 , 行业“马太效应”更加明显 。 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 , 全国已超300家房企宣布破产 。 说明房企竞争日益激烈 , 房地产市场资源将更加向龙头企业集中 。
在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商业战争中 , 现在还能活着的房企就是英雄 。
LPR利率整体稳定说完房企说政策 , 毕竟两者是紧密相连的 。 政策上 , 市场利率变为每月根据市场进行变化的LPR 。 根据最新数据 , 今年10月房贷利率延续了前四个月的上行趋势 , 但幅度有所减缓 。 一线城市中 , 北京和广州的房贷利率水平略有上涨 , 上海和深圳则有所下降 。 上海首套房贷款利率环比下降5个BP , 深圳环比下降3个BP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