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多梦代表睡眠不好?业界专家这样说
光明网讯(采访人员 姚坤森)第三期关爱新闻工作者系列健康讲座暨第92期采访人员大讲堂活动日前在京进行 。 讲座由中国记协与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社共同举办 。 针对新闻工作者常见的睡眠障碍、长期夜班导致的睡眠质量不佳等问题 ,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叶京英教授作了“减压助眠、睡出健康”专题介绍 。
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 睡眠是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睡眠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 。 有数据显示 , 我国约有31.2%的人存在严重睡眠问题 , 新闻工作者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常年在外跑、习惯性熬夜 , 这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睡眠问题高发频发 。
叶京英说 , 治疗睡眠障碍问题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出现睡眠问题的成因 , 调查显示 , 很多人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碍或与睡眠相关的疾病 。 常见的睡眠量不正常 , 包括睡眠中枢刺激性病变引起的过度睡眠和破坏性病变引起的睡眠减少;睡眠障碍则会导致睡眠中的行为异常 , 比如 , 梦游症、梦呓、夜惊、梦魇、磨牙、不自主笑以及肌肉或肢体不自主跳动等 。
传统观点认为 , 做梦会影响睡眠效率 , 尤其是做噩梦 , 而做梦实则是脑细胞休息的标志 , 是一种对精神活动至关重要的内容 , 需要排除对噩梦的不健康心态 。
叶京英说 , 根据脑电图、眼电图变化分为快眼动期和非快眼动期 , 快眼动期出现快速水平眼球运动 , 此时出现快速多彩的梦 , 意识清楚、无倦怠感 。 正常的做梦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 , 有益于睡眠 , 只有失眠多梦需要格外关注 。
叶京英建议 , 对于睡眠质量应该进行及早监测 , 如果出现问题应进行及早的自我调节 。 常见的鼻炎、打呼噜、精神焦虑等症状都会导致晚上较差的睡眠 , 在治疗时也应该针对不同的症状选择不同科室看诊 , 或者选择睡眠专病门诊综合治疗 。
以人体的致睡因子“褪黑素”为例 , 褪黑素对于正常入睡十分关键 , 当体内褪黑素的分泌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 , 就会出现入睡的困意 。 由于不科学的睡前运动、饮食行为 , 如睡前跑步、抽烟、喝咖啡等方式扰乱生物钟 , 阻止了褪黑素的正常分泌 , 就会导致在正常入睡时间里失去困意 。
叶京英说 , 长期以来 , 一些失眠患者习惯借助药物维持睡眠 , 由于成瘾性和不科学用药 , 对人体带来很多危害 。 如果一定要使用安定等失眠药物 , 也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 同时对症吃药 , 按照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的安眠药物 。
“人体正常的褪黑素依据昼夜节律分泌 , 为了避免褪黑素在晚上的分泌不足 , 可以在白天多进行室外运动 , 多吸收氧气和阳光 , 增加晚上体内的褪黑素 , 助益睡眠 。 ”叶京英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