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了一些年长者,在六、七十年代,不但在武宣县城有"单车搭客"的师傅,当时的二塘、黄茆街也都分别有好几个这行的从业者,武宣南河片,也有跑贵港覃塘路线的"单车搭客"师傅 。可见,"单车搭客"在当时并非个别现象,只是这个群体比较小而已 。
相当碰巧的是,在了解"单车搭客"这个社会现象时,笔者竟然遇到了一位当年邓老先生的乘客,他就是武宣县第二届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秘书长杨群修老师 。据杨老师回忆说,单车搭客在六十年代就有了,那时搭客的单车,通常是后座加了一块木板,比较长,木板上面有的还用单车内胎打气了圈在上面,让乘客坐了没有那么颠簸 。有时候还可以搭两个乘客,因为单车的车头处还有一个架子,也可以坐一个人 。我1966年在武宣搭过单车回金鸡,当时刚好是坐邓伯的单车,我称邓老先生为"邓伯",是由于我与他儿子邓柏玲是同学,他又比我父亲年长 。我那次搭车是有特殊原因的,因为我休学了,学校退了几块钱,急着回去,才第一次坐单车回金鸡 。当时单车很少,记得我那次搭车才1块钱车费,因为我是他儿子的同学,给钱时他没有收 。但我却一直记得他54年前,用单车免费搭我回金鸡的这件事 。
难得的是,从这个实例里,我们得知了邓老先生六十年代"单车搭客"的市场价和其他信息 。1966年的1元钱,据说在当时相当于一个普通劳力一天的劳动工钱,约可以换算为今天的100多元 。由此可见,当年的"邓伯"师傅,还是很有人情味的 。
从单车搭客的师傅到屠夫,再到成为烧猪肉卖的小贩,邓老先生勤劳苦干,艰难地维系着全家八九口人的生活,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没几年,就有两个儿子可以到猪肉行帮他的忙,有一个儿子摆摊修理自行车,全家人的生活慢慢好起来 。
喜杂粮 早戒烟
老人非常爱吃杂粮,其孙子邓维雄介绍说,他特别爱吃红薯,蒸熟的红薯可以吃到饱,大一点的三角粽可以吃两个 。也爱吃肉,喜欢腰梅肉,20元的腰梅肉(半斤多),拿来切碎碎的蒸熟给他,中午一餐,晚上一餐就可以吃完 。爱吃饭菜不爱吃粥,要饭菜分明,不能混合 。以前是每晚都要喝杯把自己泡的药酒,基本都是定量,这几年身体不大好,才不敢给他多喝,只在过年过节高兴时只给他饮一二两酒,平时很少饮酒 。
老人过去吸烟,但戒烟很久了,他的孙子邓维雄已是四十多岁,但基本没见过自己爷爷抽烟 。
来照顾老人近一年的保姆说:"近段时间以来,他自言自语很多,却不懂讲些什么,但他的胃口很好,除了有时拉肚子和头脑懵懂外,其他都没什么的,整体身体状况还很好" 。
爱好地理
除过勤俭持家,老人的业余爱好就是地理,年轻时爱看老黄历、日历牌一类的风水地理书,爱爬山涉岭,去寻找"风水宝地",七十多岁都还去走坟山 。
邓维雄说:"二十年前,我走山都还有点跟不上他" 。问及有没有找到什么"宝地",老人的外甥王胜说:"没晓得得不得好地啵,反正我是反对他搞这种的,我舅舅找到的\'宝地\',全都是在山高林密的峰顶之上,去拜一次清明都愿摇头,全部人都软腿对他完" 。听了此语,引来大家一片欢笑 。
情系菜园
悠悠黔江,世代从老街附近流过,养育了一代代的老街百姓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大藤峡蓄水以前,老街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江边码头四近辟地种菜 。
邓老先生年纪大以后,也爱留恋于江边的菜园 。邓维雄介绍说,我爷爷长寿的主要原因,我觉得是他很勤活动,爱去江边菜园走走,七八十岁时,还每天早上八九点钟,吃粥过后带上饼干和水,拿着铁锹就去江边的南门码头一带种菜,那里比较好引水淋菜,太阳下火了就在江边树荫避暑,通常到下午两三点才回来 。哪怕干不动农活,出去江边转一圈,玩玩乐,拔拔草,扯些艾叶,就算磨时间也依然到下午才回家 。
- 广西宜州石别镇清潭村 宜州风水宝地留题
- 带你全面认识广西科技馆的人 科技馆里有什么东西请详细介绍
- 广西北流第一风水宝地 北流市风水宝地
- 广西钟山县公安镇黄凤村风水
- 广西横县风水宝地一览表 南窑半岛风水宝地图
- 广西风水宝地大全 广西宾阳白花山风水宝地
- 广西地理风水宝地图 广州的风水宝地
- 广西梧州风水宝地 广西梧州十大风水宝地
- 三江口风水学说 广西三江的风水
- 广西镇龙山风水故事 广西林家宗庙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