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TT语音界面截图
2020年开始 , TT语音再度有了新尝试 , 先是在2020年初收购XQ电子竞技俱乐部王者荣耀分部 , 之后又收购英雄联盟DMO战队并更名为TT战队 , 近日又宣布进军和平精英赛事 。 据媒体报道 , 2018年以来LPL的席位费逐渐攀高 , 目前大约在1.5亿左右 。
眼看逐步升高的运营成本 , 逐渐加剧的竞争 , TT语音的这条路也不好走 。 走向泛娱乐的YY正在受困 , 走向游戏深处的TT左右维艰 。
文章图片
不稳的根基与灰色地带
上市之路 , YY只用四年 , TT七年却刚开始 。 究其根本 , 与游戏生态变化有关 , 游戏市场虽然日愈壮大 , 但YY、TT等下游配套平台的空间在收窄 。
招股书显示 ,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 , 趣丸网络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33亿元、8.36亿元、14.93亿元、11.74亿元 。 其中 , TT语音是绝对的营收支柱 , 同期来自TT语音的营收占比逐年增加 , 分别为58.6%、85.7%、90.9%和97.9% 。
至于TT语音 , 收入来源有两部分 , 增值服务和音频娱乐收入 。 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 , TT语音增值服务实现收入分别为7.16亿元、13.57亿元和9.63亿元 , 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85.7%、90.9%和82.1% , 是主力营收业务 。
增值服务 , 是指打赏、陪练、会员特权等形式 , 与更符合秀场直播逻辑的音频娱乐服务收入相比 , 更偏向陪玩 。 而对TT语音十分重要的陪玩 , 注定是一个根基不稳的业务 。
两个月前 , “比心”、“小鹿陪玩”、“Hello语音”等多款陪玩类软件被无限期下架 。 所谓陪玩 , 就是为网络游戏玩家提供有偿游戏陪伴服务 , 即陪“老板”一起联网打游戏 , 因有所涉及诈骗、色情等违法行为被禁止 。
虽然TT语音成为了这场监管的“幸存者” , 但它并不是不存在这一问题 。
开黑房中 , 当被问到如何下单时 , 房管回答称 , “现在没有下单的说法了 , 具体的私聊房主” 。 而在私聊中 , 房主也并未正面回答 。 有主播告知 , 现在只能在大厅里玩小游戏 , 至于何时恢复下单还不清楚 。
作为下架陪玩应用监管行动中的“幸存者” , TT语音真的无辜吗?
招股书中 , 趣丸网络特意强调了三个数据 , 即Z世代社交业务的人群画像:平台上超过90%的用户年龄为30岁以下 , 43%的付费用户为女性用户 , 实名认证被识别为18岁以下的活跃用户占当月月活用户的比例不到1% 。
这三个数据 , 第一个用于说明其年轻用户指向 , 第二个用于说明其生态完备与社交发展的基础 , 第三个则更多出于契合监管的需求 。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据观察者网报道 , TT语音在新用户注册填写个人资料时生日只能设置2003年及以后 , 这意味着存在官方允许下未成年用户被“伪装”成成年用户的可能 。
《一点财经》在“扩列”板块发现 , 有一间“河南进(18以上别来)”的聊天房 , 女生声音的房主昵称为“河南最后的处” , 在与其余7人聊天时一直要求“给我喘(呻吟)来听听” 。
文章图片
TT语音截图
在另一间聊天房中 , 女孩声音的房主跟人聊天时自我介绍称“还有十几天就17岁了” , 并嫌弃一位快要年满18岁的男生太老 。 在持续聊天中 , 并未有平台管理人员予以制止 。
在纯游戏语音之路走不通后 , TT不得不走向社交 , 要走向社交 , 获取用户 , TT语音又不得不默许一些灰色地带的存在 。 而随着监管的逐渐加强 , “幸运儿”TT又能幸运多久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