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拖拉习惯来源于父母,孩子行为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先反省自己的言行( 二 )

  
其次 , 不要催促孩子 , 耐心引导孩子 , 站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 , 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 , 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   
千万不要催促孩子 , 遗憾的是 , 很多家长容易犯这个错误 。   
孩子的拖拉习惯来源于父母,孩子行为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先反省自己的言行  
文章图片  
催促孩子起床 , 催促孩子洗脸刷牙 , 催促孩子出门 , 好一点的是“赶紧地!别墨迹!”更为激烈一点的 , 家长的言语就更不友善了 。   
孩子在两三岁这个阶段 , 甚至到了四五岁都是如此 , 做事情就是慢条斯理 , 大脑发育受限 , 他们在慢慢享受自己的生活 。   
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 , 给孩子充足的成长空间 。   
孩子的拖拉习惯来源于父母,孩子行为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先反省自己的言行  
文章图片  
再有 , 不拖拉 , 今日事今日毕 , 从自己做起 , 会对孩子形成一个好的影响 。   
不想要孩子做事拖拉 , 催促是不管用的 , 催促只能增加孩子的抵触心理 。   
要从内而外引导孩子 , 让孩子形成内驱力 ,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做事拖拉的问题 。   
最先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 减少“待会儿”、“稍等”一类的词汇出现 , 当孩子让家长帮忙解决问题的时候 , 家长要第一时间去做了 。   
允许孩子做事慢 , 让孩子明白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件事情的重要性 。   
孩子的拖拉习惯来源于父母,孩子行为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先反省自己的言行  
文章图片  
比方说 , 孩子早上总是赖在床上 , 那就跟孩子沟通 , “如果你睁开眼睛之后 , 想要继续躺上10分钟 , 那起床时间就提前10分钟 。 ”  
再比如说 , 孩子吃饭的时候再玩玩具 , 不理睬家长 , 那孩子就要承担饭菜已经凉了的后果 。   
这些原则上 , 家长不能变 , 孩子自然就遵守了 。   
家长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 , 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 让孩子在这个基础上 , 慢慢成长和发展 , 慢慢理解和成熟 , 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拖拉的问题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