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为什么啃老的人,没有羞耻感?
像这种父母榨干骨髓供养孩子的事情,并不罕见 。
曾经就有一条“失业父亲等待女儿归”的新闻,女儿提出想要出国留学后,父亲把多年的积蓄300万放到一张卡上,作为留学的费用 。
可女儿出国的时候,把那张卡偷偷带走,里面的钱也转走了 。女儿没有去学校报到,而是拉黑了父亲,把这些钱挥霍掉了 。
文章插图
和很多啃老或者喜欢“剥削”父母的孩子一样,他们一边索要着,一边又嫌弃着父母 。
也许我们正常人会觉得,父母凭什么给你,或者觉得“拿人手短”,成年了还一直拿父母的钱至少应该感到愧疚吧 。
可是这些“厌父式”的啃老族不会,他们就像巨婴一样 。只有自己是中心,父母或者其他人,都是满足自己需求、供自己使用的工具 。
如果这些“工具人”没有让自己满意,没有围着自己转,那他们就会开启责备模式,攻击对方 。
他们恨父母,恨一切让他们不爽的人 。他们只会索取,很难去爱别人 。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现象 。就是每一个巨婴的背后,都有一个边付出边抱怨的父母 。他们一边嫌弃孩子不懂事,一边又努力掏钱给孩子 。
他们把孩子与自己当成一个共同体,认为自己有义务承担孩子的喜怒哀乐,认为孩子什么都做不好,需要自己的帮助 。
在这位“等待女儿归”的父亲,写给女儿的短信里可以看出,爸爸对女儿说“钱都是给你留的” 。
这也是很多父母的想法——我的都是你的,你可以尽情“使用”我 。
如果父母和孩子是一个整体,那么他们就很可能形成了“竞争”的关系 。他们争夺精神空间,争夺事物的主权 。
不管是西班牙留学生,还是拉黑父亲的女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喜欢在钱上剥削父母 。
钱象征着自我的一部分,他们对钱的索取就是对父母敌意的投射 。尽可能地索要金钱,就是想要在共生关系中,占据更多的领土 。
文章插图
对孩子坏点,对自己好点
不想与孩子共生,不希望孩子用这些偏激的方式,争夺更多的领土,唯一的方式就是,彼此独立,各自强大 。
从道德的角度看,父母养出这样一个白眼狼的孩子,已经是很悲哀很可怜的事情了 。我们又何苦谴责他们?
其实,我们并非在谴责,而是希望更多的人,站在他人的教育悲剧中,能看到自己的问题 。
如果能梳理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找到爱自己的方式,那就是最好的成长 。
光明网的一篇文章中说过:最悲哀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边依赖边嫌弃,父母边付出边抱怨 。
悲哀的原因是,父母真的付出了很多,可能一辈子都像老黄牛一样奔波 。可是他们却没有养出懂得感恩的孩子,甚至没有养出一个人格完整的孩子 。
爱的能力与感恩的能力,都是后天习得的 。
是父母用行动让孩子知道,我是爱你的,我也是爱自己的,我们都是独立的人 。
- 女儿这次高考不理想 女孩子不吃饭怎么哄她
- 8岁女儿患上了糖尿病 糖尿病疾病查房ppt
- 回来的女儿|《回来的女儿》廖穗芳对李承天有感情吗 廖穗芳和李承天是什么样的夫妻关系
- 女儿男朋友第一次来家做什么菜 女儿男朋友第一次来家做什么菜
- 回来的女儿|《回来的女儿》洗衣机里是李文文吗 吕萌萌身份有什么秘密
- 妈妈在线发问:女儿读大一,未婚先孕,男生不负责,我该怎么办
- 爸爸高烧吃了女儿的药后续,5岁的女儿知道后很生气,值得骄傲吗
- 吃些什么食物可以促进女儿长个子 发育期间如何增大
- ***不成形吃什么中成药好 参苓白术颗粒养胃吗
- 回来的女儿|《回来的女儿》讲述了什么故事 陈佑希身份有何秘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