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开蒙晚 , 有些在大人眼里很简单的题目 , 他却始终学不会 , 于是 , 大人就越看越生气 。
文章图片
你回过头来想想 , 自己那个年纪的时候 , 能保证次次考满分吗?站在别人的认知水平去思考 , 你就会接受 , 也就不那么容易生气 。
【“我不想说他了,好恼火”:成年人最高级的养生,从停止生气开始】3、修养:做到完全不生气 , 我觉得是不可能的 , 只能尽量控制 , 这就需要提高自己的修养 。
国学大师季羡林 , 他曾两次患癌 , 但是 , 他活到了98岁 , 每次读他的文章 , 他给我的感受就是两个字:修养 。
文章图片
在经历了大起大落后 , 季羡林老先生依然能那么从容 , 少不了内在的修养 。
在这里分享一个关于季羡林老先生的小故事:
有一次 , 他在餐厅吃饭 , 隔壁桌的孩子从凳子上摔了下来 , 于是 , 季羡林把大哭的孩子抱回到了椅子上 。 这个时候 , 孩子的妈妈正好从卫生间出来 , 看到了这一幕 , 以为是他把孩子弄哭了 , 不由分说地骂了起来 。
季羡林没有解释 , 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
文章图片
其他客人看不下去了 , 告诉了那位女士真实的情况 , 她也不好意思地快速离开了餐厅 。
别人问他为什么不解释呢?季羡林说:“她也只是爱子心切 , 没必要和她争辩 。 如果我也不依不饶 , 只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 。
其实 , 生气不生气 , 完全在于自己 , 我们控制不了别人的言行 , 但是 , 自己的情绪是由自己做主的 。
三、停止生气 , 才能开始养生
现在很多人越来越重视养生 , 保温杯、枸杞、泡脚、滋补品等 , 如果不重视情绪控制 , 这些养生都是徒劳 , 一点用都没有 。
文章图片
我觉得最好的养生 , 是养心 , 生气是不良情绪中最常见的一种 , 所以 , 戒掉负面情绪 , 不如就从“不生气”开始 。
想要做到不生气 , 最好的方法就是“标本兼治” , 也就是外修内养 , 在这里 , 我推荐给大家一些有用的方法 。
1、接纳自己
爱生气的人 , 和其他有性格缺陷的人一样 , 不愿意承认自己爱生气 , 其实 , 反思是改变的第一步 。
文章图片
承认自己的缺点 , 才能知道怎么去改正 , 才能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生气?这样有助于你有针对性地去改掉缺点 。
比如 , 你经常对丈夫爱发脾气 , 那你在每次要发火时 , 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生气?如果不生气 , 会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 如果影响不大 , 那你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 , 就试试不动怒 。
2、运动
容易生气的人 , 心情也就不会好 , 经常发脾气的人 , 其实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变自己的心境 。
文章图片
慢跑、散步、游泳这些活动可以让你心情舒畅 , 人的身体在放松后 , 心情就会变好 , 对一些事情的包容度就会变大 , 就不那么容易生气了 。
不过 , 运动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去进行 ,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
3、换位思考
上面提到的国学大师季羡林 , 他没有立马去反驳那位妈妈 , 而是站在她的角度去理解她 , 这样其实也就是在合理化她的行为 , 她的责骂是合理的 , 那自己为什么还要生气呢?
- 真实故事改编的我不是药神 格列卫的副作用及处理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