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那个背诵《三字经》的小男孩

01背诵《三字经》的小男孩  
“人之初 , 性本善 。 性相近 , 习相远……”  
在我居住的小区里 , 一到早上7点 , 就会听到一个小男孩在阳台前背诵《三字经》 。 最前面的几句背得很流利 , 后面的就背得断断续续 。   
小区里那个背诵《三字经》的小男孩  
文章图片  
期间 , 间歇性地听到一个女人训斥:“不熟悉就要多读啊!多简单的几句话 , 哪有这么困难?”  
这家人就住我对面 , 偶尔我会忍不住张望几下 。 有时候 , 女人还会指着小男孩的脑袋骂着:“你这是猪脑子吗?天天都在记 , 天天记不住 。 班里的其他同学都在背下一段了 。 ”  
有一天清晨 , 小男孩在女人的指责声中崩溃大哭 。 女人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责骂 , 而是变本加厉:“作为男生 , 一点点挫折都接受不了 , 以后你还能干什么?”  
小男孩用手背擦着眼泪 , 用哽咽的声音背着:“曰南北(春夏) , 曰秋冬 。 此四时 , 运不穷 。 ”  
小区里那个背诵《三字经》的小男孩  
文章图片  
“又错了!你到底要怎么样 , 都说了前一句是季节 , 后一句才是方位 。 你又记混了!”  
我实在不忍心再看下去了 , 但小男孩脸上的委屈和绝望 , 让我的心疼了 。 我害怕将来 , 当我女儿上小学的时候 , 我也会变成对面那个女人的样子 。   
后来 , 这个小男孩怎么样了?  
用了大概两个半月的时间 , 竟然真的把一整篇1200字左右的《三字经》全部背诵下来了 。 不过那个过程真的是太辛苦了 , 一把鼻涕一把泪 。   
小区里那个背诵《三字经》的小男孩  
文章图片  
02“鸡娃”的背后是不肯接受普通  
《三字经》一句3个字 , 382句 , 一共1146字 , 而且大部分是生涩难懂的古文 , 对于一个不到7岁的孩子来讲 , 简直就相当于是一个鸿篇巨著 , 连理解起来都很有难度 , 甚至是很多字都不认识 。   
单靠单纯记忆去背诵 , 很难有长久的记忆 , 大多学了下一句 , 忘了上一句 。 在如此情况下 , 想要完整地背诵出《三字经》怎能轻松?  
看着对面的小男孩 , 我的脑海里不经冒出了这样一些字眼“鸡娃”、“神童”、“国学” 。   
小区里那个背诵《三字经》的小男孩  
文章图片  
这几年 , “鸡娃”话题大火 , 在一些社交软件上 , 搜索“鸡娃” , 弹出的是满屏的“鸡娃目标”、“鸡娃计划”、或者是已经尝到“鸡娃”甜头的一些洋洋得意的“鸡娃心得” , 下面还追评一大堆求“鸡娃”的方法 。   
看似疯狂魔幻的一面 , 然而却在现实里天天上演 。 加上一些贩卖焦虑的“牛蛙”公众号、节目的渲染 , 很少有父母能免疫“成功学焦虑” , 从幼儿期开始 , 就有意识让孩子学习一些早教课程 。   
掉进了“如果你不鸡娃 , 你不尽力督促你的孩子 , 那么你的孩子就会一事无成”的魔怔里 。   
小区里那个背诵《三字经》的小男孩  
文章图片  
03教育非他 , 乃心灵的转向  
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 , 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 , 不要浮躁、不要显摆 , 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 。   
——复旦附中校长吴坚  
在如今这个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 , “慢”的确是一个难能可贵的艺术 。 而大多数孩子总是正处在“快”的泥潭里 , 快点吃饭、快点洗漱、快点走路、快点写作业 。   
然而 , 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就像养花 , 一边养一边看 , 一边静待花开 。 就正如复旦附中校长所说 , 养孩子 , 不要着急 。 只要教养得当 , 孩子的人生也一定会像花儿一样灿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