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前进:人的神经系统与汽车技术体系完美融合,需要三个阶段( 二 )

  
第二个阶段是适应感觉类型 。这是一个从虚拟驾驶能力向真实驾驶能力的过渡阶段 。我从驾校毕业后,一直不敢直接进入日常性的道路通行模式,因为我知道自己所具有的能力仅仅是一种虚拟状态 。我要在有经验的驾驶者的陪伴下进行适用性训练,熟悉车辆的空间结构,方向盘转动与车身方向的关系,熟悉油门、挡位与速度的关系,刹车与制动距离的关系,了解道路状况与驾驶状态的调整(实际停车技巧、虚线与实线规则、拥挤状态下的车辆控制)等 。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要学会驾驶辅助功能的操作,包括车窗开闭、空调使用、雨刮器的速度设定、车灯(转向灯、雾灯、大灯)调节等 。等到充分了解了汽车的各种功能及其行驶状态,并且能在这些功能和状态之间实现自由、任意切换之后,这个过渡阶段就结束了 。  
第三个阶段是真实感觉类型 。我要独自进入道路通行系统,在两个目的地之间完成无事故驾驶 。在这个过程中,汽车功能与人体功能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我的视觉、触觉、神经系统开始适用这个机械化的时间感和空间感,车的形状、大小、速度增减完全进入了我的感觉系统,我的身体由此真正实现了一种功能性的延伸 。神经系统将控制脚步、行走姿势、身体空间的方式传递到身体与汽车的关系中 。这是汽车创造的现代感觉,也是汽车在人类历史中发挥其功能的状态 。  

徐前进:人的神经系统与汽车技术体系完美融合,需要三个阶段
  
文章插图  
上述三个阶段依次出现在我身上,逐渐改变了我的行为模式、思考模式和视觉景观,也改变了身体的移动效率 。2016年6月,我购买了这辆汽车 。在法律意义上,我是合法拥有者和使用者,但在行动逻辑上,我不具备操作能力 。驾照考试有路考科目和操作技巧检测,但仅仅是非实践性的考试 。  
中小学里的应试教育方法同样成为驾照考试的应对策略,而且卓有成效 。在一家驾驶培训机构缴纳3500元学习费用后,我获得了相关的书籍,在约定的时间与教练见面,他给我一张考试要领,帮助我以最快的速度通过驾驶考试,但这是虚拟化的驾驶技术,只有在练车场地上才有效:  
S弯口诀:右小镜与车头中标中间对准右侧曲线进入S线里;汽车左楞筋驶出右侧线,方向盘左打一圈,左小镜座前端出线,方向盘左立;左小镜座碰左侧线,方向盘右打一圈,中标座出线再右打一圈;当左侧线到车头右1/4出,即车头中标语右小镜中间位置,方向盘右打45度 。  
右侧倒车入库:鼻尖对准白线,将车摆正,黄线倒车前门把手处停车;挂倒车挡,左倒车镜完全遮盖黄线,方向盘右打死;看右倒车镜,第二段黄线完全遮盖后回半圈,右侧后窄前宽,方向盘回正;左后视镜完全遮盖黄线停车 。  
左侧倒车入库:挂挡前行,左侧车锁未到黄线,方向盘左打一圈加一立;车身大于平行停车;挂倒车挡,看左倒车镜,黄色直角消失,方向盘左打死;看左倒车镜,第二段黄线消失回半圈,到车身与线将要平行,方向盘回正;左倒车镜完全遮盖黄线停车 。  
这个考试策略的有效性需要学习者具有一种临时性的空间记忆能力 。教练车的很多结构被赋予了空间定位的功能,包括前挡风玻璃中间处、车头车标处、后视镜等,练习场地的路面也有各类标识,应考者要记住车体标识与路面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在这种对应关系出现的时刻立即按照既定行为模式操作,车辆的运动状态就会符合考试准则 。我记住了口诀,然后在场地上练习了四个小时,驾驶考试第二项顺利通过 。在这个过程中,汽车开到了哪里,我并不知道,因为我自始至终是在实践一种空间的记忆策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