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儿妈的育儿日记|中国在非洲造“三峡大坝”?日美直呼不可能!修建难度远超三峡?( 二 )

  
协议一经签订 , 苏丹就坐不住了 , 最终在1956年苏丹独立之后 , 立刻要求修改当年所签订的协议 , 结果可想而知 , 遭到了无情拒绝 。  
随着双方谈崩 , 苏丹单方面宣布退出协议 , 而埃及自然也不愿意多一个敌对国家 , 最终在1959年双方达成协议 , 苏丹的可用水量也一举暴增到185亿立方米 。  
  
这用水量虽然对于苏丹来说够用 , 但是绝对会制约今后发展 , 于是苏丹和埃及就展开了无休止的拉锯战 , 而埃及则是油盐不进不断拒绝 , 而苏丹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决定修建大坝合理利用水资源 。  
【日美做不到?中国来做!】在下定决心后 , 谁来建设这座第一大坝就成了一个难题 , 苏丹的基建实力肯定是无法建设如此浩大的工程的 , 于是只能选择对外招标 。  
而在中国中标承建之前 , 苏丹曾经邀请日美两国的工程师前往考察 , 而日美双方的专家进行了一番声势浩大的考察之后 , 面向尼罗河看了许久 , 终究是憋出了一句:“现如今没有国家能做这个!这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 随后就灰溜溜地回了国 。  
  
可是 , 日美不行不代表我们不行 , 在2003年6月 ,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与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两家公司携手合作 , 拿下了这个在日美专家口中所说的“不可能的工程” 。  
  
在拿下订单之后 , 于次月2003年7月就开始了麦洛维大坝的建设工程 , 历时五年半 , 最终建设完成 , 狠狠照着日美的所谓“专家们”脸上来了一巴掌 , 也向全世界再次证明了中国“基建狂魔”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 。  
【麦洛维大坝真就这么好建吗?】如此巨大的工程 , 即便是“基建狂魔”的我们接下订单后 , 也遇到了诸多难题 。  
首先面临的便是这座大坝要建在哪里 , 由于苏丹地理位置特殊 , 一部分接壤撒哈拉沙漠东端 , 位于热带区 , 而另一部分则位于热带雨林 , 这也就造成了苏丹温差大 , 气候环境差异大的自然现状 。  
对此 , 我国的工程师经过讨论后达成一致:在自然气候较为稳定的河道修大坝 。  
  
然而 , 除了自然环境恶劣以外 , 经费成为了第二大难题 , 苏丹的财政可不像我国如此强大 , 他们对于麦洛维大坝的总投资预算只有16亿美元 , 要知道 , 我国当年建三峡大坝都花了156亿美元!  
此次的投资是三峡大坝的十分之一 , 可是长度却超了三峡大坝三倍之多 , 由此可见经费问题究竟有多么严峻!  
  
随着选址、经费问题被一一解决之后 , 物资运输又成了一个难题 , 当时参建的工人不论是吃喝亦或者是住都无法满足在我国的最低标准 , 并且当时的苏丹重工业十分落后 , 而重工材料也只能通过进口 , 但是当时苏丹仅有一条“百年老铁路” , 这也给物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  
  
但即便是在气候条件复杂、资金紧张、物资无法满足的情况下 , 我国工程队仍然完成了这座世界上最长的大坝—麦洛维大坝 , 狠狠的给日美打了脸 。  
看到最后这 , 或许有人就会问了:“何必要吃力不讨好呢?修建这麦洛维大坝对我们有何好处吗?”  
【修建麦洛维大坝对我国有好处吗?】其实 , 我国如此帮助苏丹建设麦洛维大坝 , 不仅仅是要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基建实力 , 更主要的还是想要非洲国家看到我们的实力前来相谈合作 。  
要知道 , 我国虽然日益强大 , 但是自身强大的同时对于资源的需求也更大了 , 而非洲诸多国家工业落后 , 他们坐拥矿山、油田却无法开采 , 而我国却有这个实力 。  
  
帮助非洲搞基建的同时 , 也是在为我国开辟一条获取自然资源的路 , 正所谓“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 , 打好关系的同时也营造出了双赢的局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