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嘉互联|遇见行业“元宇宙”

如果说2016年是VR元年 , 那2021年则是当之无愧的“元宇宙”元年 。
早前 , “元宇宙”概念就从科幻小说《雪崩》中爆红 。 尼尔·斯蒂芬森在小说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沉浸式的、连接的共享虚拟世界 。
今日凌晨 , 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正式宣布:Facebook将更名为“Meta” 。 新名称“Meta”来自于科幻词语元宇宙Metaverse , 意思是包涵万物无所不联 。
一时间 , “元宇宙”概念再次出圈 。
【盈嘉互联|遇见行业“元宇宙”】“元宇宙”概念爆红 , 被称之为元宇宙“入场券”的VR似乎也被盘活 , 或将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兴起迎来真正的爆发 。
盈嘉互联|遇见行业“元宇宙”
文章图片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 , AR/VR技术已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及场景中落地开花 。 据《IDC全球增强与虚拟现实支出指南》(IDC Worldwide Semiannual Augmented and Virtual Reality Spending Guide)显示 , 在预测期内(2018-2023年) , 中国VR/AR相关支出最高的商用行业依次为零售业、建筑业和流程制造业 。 5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最高的3个商用行业依次为零售业、公用事业、证券与投资服务业 。
以建筑业为例 , 长久以来建筑行业存在如下两个痛点 , 一是建筑效果未知 , 二是工程质量控制难 。 建筑效果位置指的是建筑效果不可预测 , 施工方很难把握设计示意图 , 客户难以预知施工状况;工程质量控制难是指建筑过程缺乏统筹规划与项目组之间的沟通 , 难以控制工期、质量和成本 。 BIM+VR/AR模式的出现 , 能够在原本BIM三维模型的基础上 , 加强了可视性、具象性和交互性 。
BIM+VR/AR , 技术融合重塑建筑行业
自2002年BIM技术问世以来 , 不断与多种新型技术相融合 , 迸发新的活力 。 BIM也面临着很多的痛点 , BIM模型在实际建设中 , 存在因地形地貌等多种客观原因而导致的细小变化 , 而随着建筑的不断建设 , 这种细微的误差会不断累积 , 最终影响整个建筑的形象 , 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建筑的安全 。
而VR/AR行业中的3D扫描技术 , 可以极大地规避上述情况的发生 。 在建筑物按照BIM模型建设时 , 在每一个阶段中 , 采取3D扫描技术对已完成的建筑物进行实景扫描 , 然后将BIM虚拟模型与扫描的实景复刻模型进行比对 , 可以清晰的确认虚拟模型与实景模型的差异 , 有效帮助下一阶段建设顺利进行 。
以VR/AR技术为桥梁 , 架起现实与虚拟的连通 。 技术上的融合 , 将极大减少建筑行业中模型与实体的建设误差 , 有效节约工程量 , 节省建筑成本 , 提升建设效率 。 所以BIM+VR/AR的融合 , 在新基建发展的当下 , 成为了业界首选 。
BIM+VR/AR,可视化空间数据管理平台
以盈嘉互联自主研发的智慧空间操作系统BOS(Building Operating System)为例 , 盈嘉BOS将BIM+VR/AR有效融合 , 打造了全新的可视化空间数据管理平台 , 完善了某地综合交通枢纽 。 该综合交通枢纽庞大复杂 , 其中设置了10余个站台 , 和20多条股道 , 年发送旅客达到5000万人次 。 站内连接了公交、地铁、出租、长途客运、小汽车等城市交通形式 , 旅客在站内就可以享受“零换乘”的便捷 , 利用盈嘉BOS智慧空间操作系统 , 系统内可视化显示进站、出站的人流情况 , 大数据计算后 , 给出人流换乘最优路线图 , 实现“上进下出”的人流管控 , 方便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 , 节约了换乘时间以及节省了整体建筑面积 。 最终 , 帮助该综合交通枢纽成为占地面积少、利用效率高、换乘方便、组织合理的综合交通枢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