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机器人手术安全吗
机器人手术会不会出现意外 , 遇到故障需要重新开刀吗?
机器人手术时断电了怎么办?
…… ……
当初次提及机器人手术时 , 大部分患者最关心的还是机器人手术的安全性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目前机器人手术的优点在于稳定性、精准性和不易疲劳等特点 , 而且全程手术都是在医生参与下完成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倪端宇告诉采访人员 , 只要向患者解释明白 , 大部分人还是乐意接受的 , 即使有疑问也可以随时沟通 。
医生对疾病的认知和对手术机器人的了解 , 是患者接受机器人手术的底气 。
2019年1月 ,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关于成立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管理专家委员会的通知》 。 通知指出 , 为规范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 , 提高医疗质量 , 保障医疗安全 , 决定成立国家卫健委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管理专家委员会 。
孙大辉是专家委员会中的一员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关于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 , 国家卫健委对医生提出的要求就是要做到“零风险” , 手术中不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 。
“零风险”是硬性要求 , 落实起来靠的是实施机器人手术的医生过硬的实力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韩钦告诉采访人员 , 即使有详细的术前说明 , 还是会有一些患者提出疑问 , 担心机器人在手术中出问题 。 对此 , 韩钦会耐心细致地和患者沟通 。 “机器人系统内置紧急处理模式 , 我们医生更会提早做好预案 , 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 ”
进行机器人手术的医生都有丰富的传统手术临床经验 , 能够处理和应对各种各样的紧急情况 。 此外 , 进行机器人手术的医生和助手都需要通过一系列严格规范的培训 。
“机器人手术是软件控制下的程序执行过程 , 有它的一套软件系统和硬件操作系统 。 临床上如有新的需求 , 或者为了更方便操作 , 医生会和研发机器人的工程师直接沟通 , 无论是软件更新还是功能改进 , 一直有一个沟通机制 , 从而更利于临床操作 。 ”倪端宇说 。
除了安全性 , 费用也是患者极为关心的问题 。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了解到 , 国内大部分城市的医院 , 如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开机使用费就在2万~3万元 , 且大部分地区都无法进入医保报销 。
但仔细算起账来 , 机器人手术自有它的优势 。 “以骨盆骨折为例 , 在传统手术下 , 使用进口钢板患者大致需要花费8万~10万元 , 使用国产钢板费用则在6万~8万元 , 但如果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导航 , 全部费用为4万~5万元 。 患者的整体花费少了 , 微创手术效果更好 , 还可以避免传统开放手术切口长、创伤大、容易感染等缺陷 。 ”孙大辉说 。
3.机器人手术普及难在哪儿
数据显示 , 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由2015年约6亿元增至2020年的28亿元 , 预计在2026年达到250亿元 。 从目前腔镜手术机器人和关节手术机器人渗透率来看 , 美国两个大类渗透率分别为13%和7.6% , 国内均低于1% 。
设备价格是普及率低的首要原因 。 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例 , 通常价格在2000万~3000万元/台之间 , 每年的维修费用约为150万元 。 这也决定了只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三甲医院才有实力采购手术机器人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除一线城市外 , 大部分省会城市的医院也只有两三台手术机器人 。
医疗机器人高昂的售价与其研发特点密不可分 。 “在医疗机器人的研发中 , 首要的是将医生的临床需求转化为工程语言 , 进一步凝练出科学问题、提炼关键技术 , 再探索解决之道 。 ”杜志江说 , 发现问题的过程极具难度 , 需要医学、机器人学、材料学、影像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