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做手术,你放心吗( 三 )


此外 , 医疗机器人需要严格遵守医疗器械开发、审核规则与流程 , 经历从样机—产品—临床注册—生产的全过程 , 研发周期长 , 不确定性多 。 总体来看 , 我国手术机器人起步晚 , 相关技术与国外相比存在差距 , 关键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 。
近年来 , 国家对手术机器人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逐渐加大 。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 , 提出重点发展包括医用机器人在内的高性能诊疗设备 。 2021年2月 , 工信部发布《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 提出要攻关智能手术机器人 , 推进手术机器人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规范应用 。
为加速医疗机器人的国产化替代速度 , 我国高校、医院、高新企业多年来一直在联合探索 , 成果已陆续涌现 。 得益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研究团队的科研攻关 , 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的上市及临床应用有望在短期内实现 。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原院长田伟带领团队 , 历经2000多次失败 , 医工企联合攻关 , 终于在2015年自主研发了第三代骨科导航机器人天玑 。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
【机器人做手术,你放心吗】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医工融合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 , 未来 , 手术机器人必将以更普惠的价格惠及更多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