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使用电子产品最怕的 , 不是它们绝情绝义、无缘无故地坏掉 , 而是因为自己颤抖的手 , 把机器摔坏或掉进水里泡坏 , 以往在这种情况下 , 消费者只能一手交出自己亲手弄坏的机器 , 再含泪从维修人员手里接过高价账单 。
文章图片
【「三防」是噱头还是电子产品的免死金牌?】厂商们或许意识到了这一问题 , 随之不断地提高着产品内部零部件的集成度 , 直到他们认为是时候为消费者提供强度更高的产品时 , 「三防化」的概念诞生了 。
何为三防?
目前市面上消费电子用于宣传口径的「三防」 , 大多指的是防尘、防水、防震 , 而在智能手机早期阶段 , IP 防护标准甚至一度成为三防的代名词 。
具体来说 , IP 标准出现在由国际电工委员会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简称 IEC) 设立的标准 IEC 60529 之中 , 第一版 IEC 60529 于 1976 年发表 , 至今已更新了多个版本 。
文章图片
到了今天 , 人们对于这一标准早已不在陌生 , IPXX 其中的 IP 是 Ingress protection 的首字母大写 , 意为侵入防护 , 而第一个 X 指代对固体的防护等级 , 这里指的固体即为沙尘 , 故可简单理解成防尘等级 , 共有 7 个等级 , 从无防护 (0) 直到无尘可入的 (6);第二的 X 指代的是外壳对液体的防护等级 , 总共 10 级 , 从无防护 (0) 到可抵御不同角度的高压热水 (9) 。
文章图片
▲
IP 认证早期版本
看图表或许有点复杂 , 但代入到具体产品当中 , 便一目了然 。 Android 手机普及初期 , 摩托罗拉曾推出过一台非常火爆的三防机 Defy(国行名为 ME525) , 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于老旧三防手机的刻板想法 , 也正因如此三防化走进了寻常大众的视野里 。
文章图片
当年 Android 智能手机个头都不算大 , 4 英寸的屏幕就已经算是主流偏上水平 , 摩托罗拉 Defy 配备主流配置的同时 , 实现了 IP67 的防护等级 。 对照前文的图表我们即可明白 , Defy 可以实现无尘侵入且在常温常压下 , 暂时浸泡在 1 米深的水里不会对其造成损害 。
意味着消费者在日常使用过程中 , 大可放宽心去用 。 因为 Defy 通过了这个 IP67 等级认证 , 即便它埋进了沙里 , 或是掉进浅水坑中 , 取出后大概率都不会对后续使用造成影响 。
▲
今年推出的新版 Defy
当年 Defy 之所以能够实现如此强悍的防护性能 , 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 就是用胶圈和防尘塞将内部元器件与沙尘和水隔绝开 。 若是要是遇到胶圈老化 , 或是充完电忘了将充电口的防尘塞给塞回去的话 , 当意外来临时 , Defy 的防线会立马崩塌 。
这对像我这样的马大哈用户而言 , 显然不够友好 , 于是后来手机实现防尘防水的方式是用防水胶将手机进行密封 , 从而隔绝外部物质进入机身内部 。 譬如在三星 Galaxy Z Fold3 上 , 三星针对脆弱的铰链位置 , 添加了特殊的疏水涂层 , 一来防止液体进入机身内部 , 二来避免铰链生锈 , 导致内屏开合不顺畅 。
文章图片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手机维持轻薄的机身尺寸 , 坏处是拆开再装回 , 防护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 另外这样的产品并不能称得上是三防 , 顶多算是防尘防水 , 不抗跌也不防震 , 一摔可能就会把外壳磕出裂缝 , 或者导致外壳变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