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不锈钢管焊接工艺 薄壁不锈钢管焊接技术( 二 )

  
3.2如用热加工法(如气割)下料,切口部分应留有加工余量,以除去淬硬层及过热金属 。对淬硬倾向较大的合金钢材用热加工法下料后,切口部分应先进行退火处理再行加工 。  
3.3坡口的制备应以机械加工的方法进行,如使用火焰切割切制坡口,则应将割口表面的氧化物,溶渣急飞溅物按第5条的要求清理干净,并将不平处修理平整 。  
4.焊件经下料及坡口加工后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组对 。  
(1)淬硬性较大的钢材如使用火焰切割下料坡口,加工后要经表面探伤检验合格 。  
(2)坡口处母材无裂纹、重皮、坡口损伤及毛刺等缺陷 。  
(3)坡口加工尺寸符合图样要求 。  
(4)在第5条规定的清理范围内无裂纹、夹层等缺陷 。  
5.焊件在组装前应将焊口表面及附近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到发出金属光泽 。清理范围规定如下:  
(1)手工电弧焊对接焊口,每侧各为10~15mm  
(2)埋弧焊接焊口:每侧各为20mm 。  
(3)角接接头焊口:焊角K值为+10mm  
6.对接管口端面应与管子中心线垂直 。其偏斜度△f不得超过以下规定:  
(1)当φ≤60mm, △f≤0.5mm  
(2)当60<φ≤159mm, △f≤1mm  
(3)当159<φ≤219mm, △f≤1.5mm  
(4)当φ>219mm, △f≤2mm  
7.焊件对口时一般应做到内壁齐平,如有错口,其错口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接单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  
(2)对接双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应超过焊件厚度的10%,且不大于3mm 。  
8.不同厚度焊件对口时,其厚度差可按规定方法处理 。  
9.焊口的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设法修整到规定尺寸,严禁在间隙内加填塞物 。  
10.焊条、焊丝和焊剂应存放于干燥、通风良好、温度大于5℃,且相对空气湿度小于60%的库房内 。  
焊条、焊剂使用前应按其说明书要求进行烘焙不得超过两次 。焊丝使用前应清除锈垢和油污、至露出金属光泽 。  
焊接重要部件的焊条,使用时应装入温度保持在100~150℃的专用保温箱筒内,随用随取 。  
存放一年以上的焊条用于重要部件焊接时,如对其质量发生怀疑,应重新做出鉴定,符合要求后方准使用 。  
11.焊接组装时应将待焊工件垫置牢固,以防止在焊接和热处理过程中产生变形和附加应力 。  
12.除设计规定的冷拉口外,其余焊口应禁止用强力对口,更不允许利用热膨胀法对口,以防引起附加应力 。  
13.焊接场所应采取防风、防雨、防雪、防寒等措施 。  
14.焊接施工过程包括对口装配、施焊、热处理和检验等四个重要工序 。本道工序符合要求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否则禁止下道工序施工 。  
15.合格焊工在施焊锅炉受热面管前,应进行与实际条件相适应的模拟练习,并经折断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式焊接 。  
三.焊接工艺  
1. 焊接时允许的最低环境温度如下:  
碳素钢:-20℃ 。  
低合金钢、普通低合金钢:-10℃ 。  
中、高合金钢:0℃ 。  
2. 各种钢材施焊前的预热温度推荐如表,并有如下规定:  
2. 1 据焊接工艺评定提出预热要求 。  
2.2壁厚≥6mm的合金钢管子、管件(如弯头、三通等)和大厚度板件在负温下焊接时,预热温度可按表1的规定值提高20~50℃ 。  
2.3壁厚<6mm的低合金钢管子及壁厚>15mm的碳素钢管在负温下焊接时亦应适当预热 。  
2.4异种钢焊接时,预热温度应按焊接性能较差或合金成分较高的一侧选择 。  
2.5接管座与主管焊接时,应以主管规定的预热温度为准 。  
2.6非承压件与承压件焊接时,预热温度应按承压件选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