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龙地产冲刺年度上市末班车,靠上市小房企能实现“自救”吗?( 二 )

当市场低迷时 , 在获得销售管理中心批准下 , 地方销售团队不会拘泥于预先厘定的价格水平 , 而是迅速采取折让及其他激励措施进行促销 。

在市场交投相对旺盛时 , 地方销售团队可迅速提高物业售价以跟上不断发展的市场状况 。

灵活的定价和传导机制 , 为公司持续创收、维持稳健现金流提供保证 。

三盛宏业等小房企暴雷 , 让港龙中国不胜寒?

经历二十多年粗放式发展 , 近10万亿投资、11万亿销售额 , 眼下俨然一派房地产的盛世 。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 2019年1-9月份 ,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8008亿元 , 同比增长10.5% , 增速与1-8月份持平 。

1-9月份 , 商品房销售额111491亿元 , 增长7.1% , 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 。 其中 , 住宅销售额增长10.3% 。

不过房地产的这种盛世高歌还能持续多久?限购、限贷、限售等调控措施越来越紧 。

10月29日 , 经济日报头版撰文指出 , 看房地产重在坚持“房住不炒” 。 时评板块又特别开辟专门区域 , 特别提出“不可为炒房开方便之门”!

官媒如此严厉喊话 , 警告意味何其强烈!那些想凭借人才政策等定向措施放松限购的城市着实该三思一下 。

与限购城市蠢蠢欲动一样 , 房地产开发商也都苦不堪言 。 2019年下半年房托融资、海外融资、银行融资等途径都陆续规范向房企融资行为 。

大房企尚在以变卖股权等方式进行资本腾挪 , 小房企就真只剩命悬一线 。 人民法院官网显示 , 截至10月30日 , 宣告破产的房企已经增加到410家 。

资本寒冬 , 小房企的破败趋势还在加剧 , 仅10月公告破产的房企就有29家 。

与港龙地产同为长三角房企的上海三盛宏业 , 最近就陷入流动性危机 。 这还是一家百强房企 。 据乐居财经报道 , 因债务危机 , 公司董事长陈建铭泪洒当场 。

眼见他起高楼 , 眼见他宴宾客 , 眼见他楼塌了 。

同行倒下加大小房企上市决心 。 三巽房地产、港龙地产这列营收规模不高 , 颇有几分“鲤鱼跳龙门”的悲壮色彩 。

成功上市就意味着这些小房企在融资上拓宽途径 。 优先票据、公司债、购房尾款ABS融资等方式不仅让房企拿到运营资金 , 还可以长债置短债 , 改善财务结构 。

不过也要看出 , 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决心让整个行业上市公司都阵阵寒意 。 行情不好的时候 , 资本市场并未表现出多大善意 。

Wind数据显示 , 9月30日 , A股地产行业平均市盈率为9.73倍 , 处于历年相对低位 。

对于扎堆上市的小房企来说 , 上市固然美好 , 但上市后不能仅靠融资来驱动业务发展 。 上市如果能成为公司经营管理、合规性等高质量发的变革力量 , 或是这些家族房企更需要的 。

作者:李莹

编辑:李雨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