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西南向东北房屋风水 西南凹 风水( 二 )


坐西南向东北房屋风水 西南凹 风水

文章插图
琉璃河遗址发现的夯土基址
在中原,渑池鹿寺西遗址发现了数量不小的西周时期墓葬、窖穴及祭祀坑,还发掘了一批春秋时期的墓葬,并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遗物 。西周墓葬多带有腰坑、二层台,填土发现殉牲的现象,判断这批墓葬为殷遗民的墓地 。这是三门峡地区首次发现殷遗民墓葬 。既往太行山南麓至崤函交通道沿线的铜器墓葬,虽然数量不多,但自殷墟一期至四期年代序列相对完整,整体来看没有太大缺环 。本次发现的殷遗民墓因地处崤函古道南侧而更显重要 。
山东邹平东安西周遗址在2020年的发掘中也有突破 。重要发现是遗址内的车马坑及少量墓葬,基本不见其他生活遗迹 。车马坑规模大致为3×4米,均随葬1辆车(两马或四马) 。其中尤以1号车马坑级别最高 。该坑一车四马,配4銮、4马冠,每匹马配有青铜马胄、马镳、马衔、络饰、胸辔饰以及成串的海贝马尾装饰,是目前山东地区西周时期保存最完整、级别最高的车马坑 。该遗址车马坑的年代、埋葬方式与陈庄车马坑基本一致,等级亦相近 。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陈庄遗址以外存在同时期的高规格遗存,对于理解西周中期之前鲁北地区的政治格局至关重要 。
在江南,金衢盆地的土墩墓遗存又有重大发现 。2020年,衢州孟姜村发掘了三座土墩墓,其中一号墩为熟土堆筑的甲字形浅坑木椁墓,虽然木椁已塌陷,但保留了清晰的“人字形”外廓,且椁上炭层保存较好,较好地反映了结构,为探讨南方地区“人字形”木椁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号墩情况又有不同,其结构分为外围土墩、中心墓葬两部分,土墩直径约58米 。土墩边缘布置一圈卵石作为界标,中心墓葬为熟土堆筑的甲字形深坑木椁墓,分为墓室、甬道、墓道三个部分 。墓室中部的鹅卵石棺床的一端分组放置的6组器物,以原始青瓷为主,每组原始青瓷器组合不同,似有窑口之别,且造型精美,为金衢地区原始瓷年代序列研究提供了很好标本 。近年来衢江地区土墩墓连续“放卫星”,但整体上仍应属于越墓范畴之内,但墓葬规模较大,等级较高,显示金衢盆地在两周之际甚至西周晚期,存在一处与浙江北部地区并行的区域政治中心 。
坐西南向东北房屋风水 西南凹 风水

文章插图
孟姜村遗址
两周之际的墓葬发现,以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的发现最为集中,且高等级墓葬频出,显示出周室东迁前后的政治格局演变 。
韩城陶渠墓地的发掘虽是抢救性发掘,但意义重大 。根据网络零星线索可知,该墓地至少存在8座东西向的甲字形带墓道墓葬 。在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已发掘墓葬年代集中在两周之际 。发掘者推测可能属于两周时期的梁国墓葬 。结合陶渠、梁带村、刘家洼等墓地的发现,关中地区东部周代封国问题,尤其是平王东迁后周人政治地理格局的中心的重新调整问题,应该能有所突破 。
澄城刘家洼遗址在2020年度持续发掘,本年度的工作集中在东II区墓地和东I区的国君墓附葬车马坑 。本年度东II区的发掘的墓葬均为南北向,未见腰坑、壁龛、殉人 。国君墓附葬车马坑下马上车,至少有13辆车随葬 。
垣曲北白鹅墓地在抢救性发掘中,发现春秋早中期的高等级贵族墓9座 。墓地内墓葬分布稀疏,以大中型墓葬为主,墓口面积多在10-31平米之间,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南北向,口大底小 。墓葬多为对子墓,可能至少有两组夫妻异穴合葬,其中M6为积炭墓,可辨的墓葬墓主头向皆北,仰身直肢 。除5号墓与9号墓外,皆发现了腰坑,大部分腰坑内有殉狗,M1填土甚至还有殉人 。该墓地出土器物较多,铜双耳罐颇有戎狄遗存意味,不少墓葬还出土有铜盒(匮),经检测分析,发现其中有含有动物油脂和植物精油的化妆品装盛具 。北白鹅墓地有50余件铜器带有铭文,其中涉及“中氏”、“太保燕仲”、“匽”、“虢季”等 。发掘者认为北白鹅墓地是召公家族在成周的采邑,但如果是姬姓召公燕国贵族分支的墓葬,为何又有腰坑、殉人,且如何理解与虢国媵嫁的铭文材料,这些都是北白鹅墓地出土铭文带给学术界的困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