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山卫集市 鳌山卫风水局( 三 )


新石器时代,青岛是东夷人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区之一,遗留了丰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
商周时期,青岛是中国海盐的发祥地,位列中国“四大古盐区”和“五大古港” 。
春秋战国时期,青岛建立了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即墨故城”(平度市境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城池遗址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五巡天下,三登琅琊(青岛黄岛区境内) 。据记载,中国最早的一次涉洋远航——徐福东渡朝鲜、日本,就是从琅琊起航的 。
汉武帝少年时代在不其(城阳区境内)做过胶东王,是中国有记载的到青岛地域巡游次数最多的皇帝 。
唐宋时期,青岛作为衔接南北航运的“中转站”,成为中国北方沿海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 。宋时专门在板桥镇(胶州市境内)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
元朝,为方便海运漕粮,开凿了中国唯一的海运河——纵贯山东半岛的胶莱运河 。
明清时期,青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属山东莱州府境内 。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殖民地 。
民国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 。民国八年(1919年),中国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 。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10日,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辟为商埠 。民国十八年(1929年)7月,国民政府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国民政府接管青岛,仍为特别市 。
1949年6月2日,青岛成为华北地区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改属山东省辖市 。
【寻欢青岛】

鳌山卫集市 鳌山卫风水局

文章插图
五四广场
客居青岛二十年,已可算半个青岛人 。
已经习惯吃蛤蜊喝啤酒,已经对天天经过的胶州湾视若无睹,已经适应了青岛冬暖夏凉的气候,回到故乡反而怕冷又怕热 。青岛慢慢改变我的日常,而我也慢慢融入这个城市 。
初到青岛的时候,听闻这里是一个排外的地方,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过客,所不同只是停驻的时间长短 。排外是一个具有普世性的问题,并不因为它是青岛而多一点或者少一点 。大学宿舍孙老大写过一篇《别人的青岛》,也许可以帮我提供一个观察青岛的角度……
鳌山卫集市 鳌山卫风水局

文章插图
栈桥
【别人的青岛】——浪浮子
写这个东东的起因,是有位哥们问我:青岛是谁的青岛?竟一时无语,不知如何答复 。回来后思前想后,胡诌了一些文字,聊以自慰 。
青岛是个美丽的滨海城市,面朝广博的黄海,背倚巍峨的崂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天与地的灵气在这里汇聚 ,文人与雅士的思想在这里碰撞,东方与西方的文明在这里融会贯通 。实藏风聚气、人杰地灵风水宝地也 。
鳌山卫集市 鳌山卫风水局

文章插图
花石楼
优美的的环境,适宜的气候,相对自由的经济氛围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政客、商人、流民,他们奔着这个方向,拖家带口,辗转迁徙,来到这个五光十色、机会众多的城市,在这里工作生活,并且在这里扎根落户 。青岛以他广博的胸怀接纳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接纳了一批又一批的投资实业项目,使这些人和项目成为青岛建设发展的生力军 。成就了这些人,丰富了自己的内涵 。青岛人口成几何倍数级地增长,迅速膨胀;所辖地域也迅速摊开,大面积扩张;经济水平也不断攀升,有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提升为地域中心城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