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人摘到自己的“苹果”——记苏州工业园区“智造之家”的科创教育实践( 二 )


让每个人摘到自己的“苹果”——记苏州工业园区“智造之家”的科创教育实践
文章图片

国际师训项目采用浸润式、跨领域、互动式的授课方法
来自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的陈怡韶 , 已有20年教龄 , 但她仍在培训中积极求“变”:“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知识背后的东西 , 比如推导的过程中改变了某个条件会怎样?缺少部分条件后实验结果又会怎么样?”陈怡韶全程参与了国际师训项目 , 回校后挑起了景城学校科创培训的大梁 , 将经验带给更多的教师 。
国际师训项目将教师的视野扩展到学科之外 , 不再拘泥于本学科教学 。 一批学校也因此将这些创新教法纳入教师培训体系 , 获益匪浅 。
除此之外 , “智造之家”还拓展了师生同训项目 。 该项目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选拔优秀师生组建跨校研习团队 , 基于“智造之家”的新兴科创项目 , 开展系统化项目式学习 。
借助师生同训 , “智造之家”引进吸收、自主开发的各种项目课程 , 得以孵化推广到园区的各个学校 。
让每个人摘到自己的“苹果”——记苏州工业园区“智造之家”的科创教育实践
文章图片

师生同训项目组的学习现场
园区新加花园幼儿园顾欢老师在木工师生同训项目组学习了两年 , 在她的带动下 , 幼儿园建立了木工坊 。 星汇学校机器人社团带队教师曹淑敏 , 把学生最近出现的许多共性问题 , 带到每周末的师生同训活动中 , 得到了解决 。
项目课程有了 , 授课教师培养起来了 , 可持续的交流互动通道也建立起来了……教师们在“智造之家”学到的本领 , 就这样以兴趣课、社团、校队、专题课程等形式在园区各个学校得以推广 。
摘到自己的“苹果”
2020年11月 , 首届“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科技嘉年华”活动举办 。
这场“科创盛宴”汇聚了来自园区40多所学校的近1600名师生 。 此次活动设置了智能机器人、智行操控、智慧制造、智创设计四大项目 , 17个子项目 , 为园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竞技与展示空间 。
“人人参与科创”这句话 , 借助这些活动落到了实处 。
“‘智造之家’的使命就是筑高原 , 我们要把整个区域的科创教育地基抬高 。 ”胡益兵说 。
让每个人摘到自己的“苹果”——记苏州工业园区“智造之家”的科创教育实践
文章图片

学生们用吸管搭建“航天器”
3年多来 , 参与国际师训项目的175名园区教师主持或参与了各级各类课题近40项 , 取得国家级教学及综合荣誉7项 , 省级荣誉20多项 。 先后编写了涵盖科学、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木工等多学科多学段的教材近20本 。 师生同训项目的直接参与人数更是超过了2000人 , 一批又一批的科创项目在园区生根发芽 。 (张萌)
作者:张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