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买新能源车:1/4销量在北上广深( 二 )


整体来看 , 新能源汽车终端销售量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地区人口、人口教育水平、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 一二线大城市集中的东部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明显好于三四线城市较多的中部地区 , 中部地区又明显好于大中城市较少的西部欠发达地区 , 显现出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格局仍然延续了以重点城市为主 , 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有很大潜力的特征 。
中端市场潜力尚待开发
尽管目前新能源车消费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 , 但未来随着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产品接受度的进一步提升 , 新车增量将主要集中在非限购城市 , 新一线及以下城市渗透趋势将变得明显 。
目前 , 消费者可选择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还不够丰富 , 这就导致了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呈现了“哑铃状”的结构 , 高端市场及低端市场是主力 , 中端市场的潜力还未得到开发 。
而由于“哑铃状”的消费结构 , 也让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格局与传统燃油车存在巨大的差异 。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 , 自主品牌主攻中低端市场 , 合资品牌是中端市场的销售主力 。 但是 , 由于外资车企新能源转型节奏较慢 , 产品投放速度较慢 , 目前自主品牌占据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 。
值得注意的是 , 前三季度国内终端销量排名前十的新能源车企中 , 只有特斯拉(中国)一家外国品牌 , 其余9家均是中国自主品牌 。
其中 , 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国)的销量分别为28.12万辆、28.07万辆和19.56万辆 , 三家车企就占到了43.29%的市场份额 。
第二梯队的长城汽车、上汽乘用车、广汽埃安、蔚来、长安新能源、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企业的销量则在5万—8万辆左右的水平 。 上述10家头部企业的总销量占比超七成 , 市场集中度较高 。
而特斯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这些企业能够挤进市场头部 , 也证明消费者对于智能电动汽车的认可度在提升 , 更多消费者在购车时看重辅助驾驶功能 , 并对此产生消费意愿 。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快速进入市场竞争阶段 , 但随着未来市场下沉 , 哑铃形的市场结构需要转型 , 而这种转型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 这也会给新能源车的后来者提供更多的机会 。
尽管丰田、大众等跨国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投放目前还不够丰富 , 但目前市场上所欠缺的中端市场产品正是这些外资品牌的主要战场 。 这些外资品牌是否会撬动这部分市场的消费潜力 , 改变现有的市场格局 , 也将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均衡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
(作者:左茂轩 编辑:张若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