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一文领略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大中院士风采( 二 )


文章图片
图5/10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压力壳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
采用球形核燃料元件
全堆要装2万多个球

第一时间!一文领略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大中院士风采

文章图片
图6/10

高温气冷实验堆燃料元件
燃料球直径6厘米
包含8000多个四层包覆结构的
直径0.9毫米的燃料颗粒

第一时间!一文领略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大中院士风采

文章图片
图7/10

高温气冷实验堆燃料芯核
每炉一次制备500万个颗粒
不合格率要小于十万分之二
……
又是从零起步
又是“从0到1”的突破
2000年
世界首座固有安全特性的
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在清华大学建成

第一时间!一文领略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大中院士风采

文章图片
图8/10

2000年12月1日 , 王大中(中)、吴宗鑫(右)在清华大学10兆瓦高温气冷堆临界现场
此时 , 距开始这项研究已过去14年
这标志着我国掌握了
自主发展高温气冷堆的技术基础
迈出了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行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一大步
从实验反应堆向工业规模原型堆的跨越
2021年9月12日
山东荣成石岛湾
天高云淡、海风轻拂
86岁的王大中院士专程赶到这里

第一时间!一文领略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大中院士风采

文章图片
图9/10

2021年9月12日 , 王大中(中)、吴宗鑫(左)、张作义(右)在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现场
他要亲自见证
全球首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
核电站的历史性时刻
9:35分
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
首次达到临界
机组正式进入“持续核反应”状态
这是被业界公认的
第四代核能技术的优选堆型之一
标志着我国在先进核能技术领域完成了
从跟跑到领跑世界的飞跃
“中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方面的探索
将为中国乃至世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贡献更多‘绿色力量’”
王大中的老同事
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何建坤这样评价
倡导“大师、大楼、大学精神”的教育家
核能专家的身份之外
王大中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清华大学校长

第一时间!一文领略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大中院士风采

文章图片
图10/10

2001年4月 , 王大中、老校友蒙民伟先生和参与校庆演出的同学们
在清华园中采访
很多师生都亲切地称他为“大中校长”
他归纳出清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三个要素
大师、大楼和大学精神
在王大中校长任上
清华恢复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
王大中带领校领导班子制定了
“三个九年 , 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战略
到2020年收官之年
清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各项事业不断呈现新面貌
焕发新气象
回首来路
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创新之路
面向未来
86岁的他初心不变
他说
科技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值得一辈子去追求和奋斗
院士感言
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份沉甸甸的荣誉 , 它属于集体 , 属于所有“知难而进、众志成城”的“200号”人 , 也属于所有爱国奉献、努力拼搏的科技工作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