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诵芬和王大中2020年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IT之家 11 月 3 日消息 , 据人民日报消息 , 今天上午 , 2020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 2020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 264 个项目、10 名科技专家和 1 个国际组织 。 开创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先河的顾诵芬院士 , 以及国际核能领域著名学者、战略科学家王大中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经网络评审组、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评审 , 科技部审核 , 2020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 264 个项目、10 名科技专家和 1 个国际组织 。 其中 , 国家自然科学奖 46 项 , 一等奖 2 项 , 二等奖 44 项;国家技术发明奖 61 项:一等奖 3 项 , 二等奖 58 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57 项:特等奖 2 项 , 一等奖 18 项 , 二等奖 137 项 。 有 8 位外国专家和 1 个国际组织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 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 。
文章图片
顾诵芬 , 男 , 1930 年 2 月出生 , 江苏苏州人 , 1951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 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 。 1991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1994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顾诵芬是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航空战略科学家 。 他建立了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 , 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 , 持续开展航空战略研究 , 为我国航空科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
文章图片
王大中 , 男 , 1935 年 2 月出生 , 河北昌黎人 。 1958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 曾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校长 。 1993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王大中是国际核能领域的著名学者、战略科学家 , 致力于发展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先进核能系统 。 他带领产学研联合团队实现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整体发展过程 , 为我国在先进核能领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
IT之家了解到 , 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项 , 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自 1999 年设立以来 , 2004 年度、2015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度空缺 , 33 位获奖科学家分别是:
2000 年度 —— 吴文俊 , 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袁隆平 , “杂交水稻之父”;
2001 年度 —— 黄昆 , 中国固体物理学、半导体技术奠基人之一;王选 ,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2002 年度 —— 金怡濂 , 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2003 年度 —— 刘东生 , 中国环境学专家、地质学家、“黄土之父”;王永志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2005 年度 —— 叶笃正 , 著名气象学家;吴孟超 ,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2006 年度 —— 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学家李振声;
2007 年度 —— 闵恩泽 ,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吴征镒 , 著名植物学家 , 植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
2008 年度 —— 王忠诚 , 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徐光宪 , 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稀土之父”;
2009 年度 —— 享有国际盛誉的数学家谷超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