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Pro 8 新一代触控笔深度评测:科学阐述 Surface 触控笔的逆袭( 三 )


Surface Pro 8 新一代触控笔深度评测:科学阐述 Surface 触控笔的逆袭
文章图片

更重要的一点是 SSP2 的末端可作为橡皮使用 。 这个看似并没有很起眼 , 但是却极大的改善了 “写错 - 擦掉 - 再写” 的流程 。 因为从擦除到重新书写 , 只需要将笔倒置进行擦除 , 然后重新翻回来就可以了 。
Surface Pro 8 新一代触控笔深度评测:科学阐述 Surface 触控笔的逆袭
文章图片

AP2 也内置了一个双击笔杆的操作来实现从笔刷到橡皮的切换 。 并且识别这一操作的区域相对比较大 , 所以不管握笔习惯靠笔头还是远离笔头 , 基本都可以直接用食指完成切换 。
这个模式有两个小缺点 , 第一个是个别时候会有误操作 , 不想切换的时候却不小心切换了(触发频率不算很频繁) , 或者想切换的时候 , 切换失败(偶尔出现) 。 第二个是 , 在来回切换笔刷和橡皮时 , 大脑还需要处理一个笔头的概念的切换 , 那就是现在的笔头是笔刷和现在的笔头是橡皮 , 并且可能需要额外思考的是 , 刚才的切换是否成功了或者是否完成了 。 并且有的时候如果不是马上来回切换 , 可能会忘记切换成自己想要的工具(笔或橡皮) 。
而 SSP2 的笔头永远就是笔刷(除非主动切换成橡皮) , 末端永远是橡皮 , 这个概念是固定的 , 用的时候直接翻转使用即可 , 不需要额外的思考 。 同时个人觉得翻转笔身比食指双击要更容易操作 。
当然如果为了避免误操作 , 把 AP2 的双击功能关闭的话 , 就会让切换橡皮和笔刷将变成一个更繁琐的操作 。 当我们需要擦除时 , 我们需要把目光焦点从当前写字或画画的位置移动到工具栏并集中在橡皮上 , 以确保可以准确选中橡皮 , 选中之后 , 我们需要再次把目光焦点移回到内容上来进行擦除 , 完毕之后 , 需要再来一次目光焦点的来回切换以及工具切换 , 是一个非常打断式的操作 。 类似于用电脑打字聊天时 , 不用回车键发送消息 , 而选择离开键盘用鼠标点击 “发送” 按钮的感觉 , 发送后再回到键盘继续打字 。
所以综上所述 , 在有任何修改需求的时候 , 个人觉得 SSP2 的体验十分舒适 , 是要好过 AP2 一些的 。 在绘画过程中的差别要小一些 , 但是在写字时(做笔记 , 速记 , 批注等) , SSP2的优势会更凸显出来 。
六、舒适度
在长时间使用时 , 个人更喜欢AP2圆柱形的笔身的握持手感 , SSP2的相对扁平的笔身可能会让食指更累一点 。 当然这个主要看个人喜好和接受度 , 如果平时 。 SSP2的手感也并不差 , 只是个人更喜欢圆润的AP2 。
Surface Pro 8 新一代触控笔深度评测:科学阐述 Surface 触控笔的逆袭
文章图片

基于以上五点 , 我个人觉得 , SSP2是一个相对更出色一点的笔 , 虽然个人更喜欢AP2的握持手感 , 并且抖动这一点上AP2也是完美胜出 , 但是SSP2可控性和易用性更强 , 写字体验更佳 , 笔本身的画画体验也不输于AP2 。
Surface Pro 8 新一代触控笔深度评测:科学阐述 Surface 触控笔的逆袭
文章图片

Surface Pro 8 新一代触控笔深度评测:科学阐述 Surface 触控笔的逆袭
文章图片

但是!如果你是一位以画画为主(或者说重度 / 专业绘画)的用户 , 并且并没有在 Windows 平台有知道或习惯的好用的绘画软件的话 , 那么现阶段 , 个人更推荐 iPad 搭配 AP2 , 主要原因并不是 SSP2 不够好 , 而是我感觉 Windows 平台的绘画软件丰富度和对触控和触控笔的支持都要弱于 iPad 平台 。 就以我们测试绘画的软件 Fresco 为例 , 在Surface Pro 8 上 , 图层或绘制内容变多点之后 , 时不时都会有卡顿 , 而 CPU 和 GPU 的占用率都低于 40%(大部分时候低于 30%) , 内存占用也没有超过 50% , 所以并非硬件性能拖累 , 而是单纯的优化不到位 。 当然如果你在 Windows 平台有惯用的绘画软件 , 那么 SSP2 绝对是一个不错的好帮手 , 并且 Windows 平台下也方便在完成绘制后导入其他软件做更多的后期操作等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