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实力成人才“吸铁石”
10月15日 ,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 。 《通知》指出 , 自2021年起开展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 , 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军队有关医疗单位要将提升行动作为2021—2024年重点工作 , 推动形成常态化监管制度 , 持续提升肿瘤诊疗管理水平 。
尽管康立明生物目前已推出的肿瘤筛查产品只有“长安心”一款上市 , 但它已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 就在10月15日 , 康立明生物正式完成了5.6亿元规模D轮融资 。 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 , 老股东IDG资本继续加持 , 华兴资本旗下华兴新经济基金、基石资本、农银国际、衡庐资产等知名投资机构跟投 。 据悉 , 康立明生物去年C轮获得6亿元融资 , 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近16亿元融资 , 成为肿瘤筛查行业标杆企业 。
筑巢引凤栖 , 花开蝶自来 。 目前 , 康立明生物拥有约700名员工 , 近百名是科研人员 。 其中 , 有50%的科研人员是博士、硕士以上学历 , 不少人还具有海外资深医学科研背景 。 作为康立明生物首席科学家的王贤树就是其中之一 。 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攻取分子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后 , 王贤树进入美国梅奥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 专注于肿瘤的遗传分子机制和相关蛋白功能项目 。 在美国梅奥医学院 , 他认识了邹鸿志 , 两人有着共同的理想 , 于是一拍即合展开合作 。
“和邹鸿志博士同在美国的梅奥医院工作过12年 , 我对邹博士的科研水平和开创精神非常佩服 , 对康立明生物的‘人类健康、我之使命’的发展理念也非常认可 。 ”王贤树说 , 2019年9月 , 他毅然加入康立明生物研发团队 , 负责肿瘤基础科研项目和蛋白生物工程项目的研究 , 领导核心原材料的研发和多种分子检测技术平台的建设 。
广州好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经理赵天贤 , 也是一名博士后 。 在好芝生物成为康立明生物的子公司后 , 他随之加入康立明生物 , 任首席工程师 。
赵天贤具有二十多年海内外医疗器械研发、项目管理和团队管理的经验 , 负责公司所有的设备研发 , 包括全自动样本处理平台、全自动微流控分子POCT平台和电化学检测平台三个方向的产品 。 “换句话说 , 我们的工作就是让科研、检测等产品线更加快捷、智能 。 ”赵天贤表示 , 在将来一段时间里 , 他将和团队成员一起继续优化丰富现有的产品线 , 如增大通量、加强自动化程度等;另一方面 , 他们将充分利用现有平台优势 , 向相关领域横向拓展 。
布局高发肿瘤早筛市场
除了专业的科研团队 , 康立明生物也具有丰富的产品管线 , 其中 , 部分已进入临床阶段 , 部分处于研发尾声 。 “我们的目标是从中游产品到上、下游的产业链延伸 , 打造仪器+产品+服务的IVD全产业链生态 。 ” 邹鸿志表示 , 接下来 , 康立明生物还将在肺癌、膀胱癌、肝癌、宫颈癌等多种高发肿瘤早筛产品的开发上发力 , 并同步在全流程自动化设备研发上进行大量投入 。
【海归博士立志攻坚克癌 潜心研发肿瘤早筛产品】邹鸿志表示 , “长安心”此次作为唯一一款肿瘤早筛参展产品 , 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亮相 , 让公司成员都得到了鼓励和肯定 。 “我们的成果展得到了国家的重视 , 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 我很兴奋 , 很受鼓舞 。 这是参加科研工作以来 , 我感到最荣耀的一刻 。 ”
对于康立明生物的未来 , 邹鸿志充满信心 。 在他看来 , 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城市 , 有很好的产业生态圈 , 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体外诊断行业有很好的发展基础 , 如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在大湾区、原材料等供应成本相对较低 , 这对公司的发展非常有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