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车企还是车企吗?( 二 )


随着车企能源业务的完善 ,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也将与能源行业融合发展 , 高效协同 , 实现能量互动 , 从而推动绿色低碳安全的能源体系的建设 。
02科技公司:出行方式的变革者
在技术与需求的双重推力下 , 汽车智能网联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 汽车已成为人工智能的有效载体之一 , 自动驾驶等智能技术也在汽车这一载体上逐步落地 。
在自动驾驶领域 , 造车新势力一直处于风口浪尖 。
比如 , 具备“NGP(高速自主导航驾驶)”和“停车场记忆泊车”等功能的小鹏XPILOT 3.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支持远程车辆软件升级(FOTA)等功能的蔚来NIOPilot;还有号称全栈自研的理想AD辅助驾驶系统等 , 智己汽车也打造了IM AD智能驾驶系统 。
相比于新势力 , 传统车企似乎更为保守 。
今年2月 , 长城汽车孵化出的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宣布完成3亿元Pre-A轮融资;长安汽车预计在2025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 。

2025年,车企还是车企吗?

文章图片
图4/6

而一众互联网企业的入局 , 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
搭载华为HI的极狐阿尔法S , 对外宣称已具备了L4级的自动驾驶能力 。 百度Apollo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已在上海等五城落地 。
今年高调宣布加入造车大潮的小米 , 也在8月25日宣布 , 以总交易金额约为7737万美元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 , 将产业布局延伸到自动驾驶领域 。
智能芯片也成了车企纷纷布局的香饽饽 。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的下半段是智能化 , 那芯片便是智能化的根基之一 。
零跑汽车曾发布首个由国内车企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凌芯 01 。 比亚迪、长城汽车、上汽集团等纷纷注资地平线 , 小米曾连续参与了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公司黑芝麻智能战略轮及C轮融资 。
亿欧汽车认为 , 汽车行业的破圈跨界 , 极大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 赋予了汽车更多的想象力 。 而推动汽车产业的变革 , 将极大提升车企的科技能力 , 促使车企进化成为一家科技企业 。
03物联网公司:智慧生活的载体
就像每一家互联网企业都有个互联网云 , 那么每一家车企 , 未来也会有个汽车云 。
相较于传统汽车的驾驶体验 , 现在的用户更倾向于享受数字化和社交化驾驶空间 。 用户希望汽车能变成一个“小号房间 , 大号手机” , 即“第三移动空间” 。
汽车从一种私人属性强烈的工业制品 , 变得更加“社会化” 。
汽车不只是两个目的地之间的连接 , 更将成为工作和家庭、私人和社会的一个连接 。 在此基础上 , 车企更想建立用户和车企之间的连接 , 再将这种连接扩大至用户生活层面 , 智能汽车也能成为像智能手机一样的信息枢纽 。

2025年,车企还是车企吗?

文章图片
图5/6

而若要给予用户良好的出行体验 , 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持 。
物联网技术在汽车方面的落地运用 , 使得用户在整个产业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 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之后 , 各家车企都迫切希望打造用户生态圈 , 增加用户黏性 , 将汽车更深层次的融入用户生活圈 。
用户共创模式开始得到了重视 。
在汽车智能电动化发展的当下 , 车企赋予了其新的意义 。 用户参与汽车共创的角度将变得更加多样 , 形成了高频地互动连接 , 使其得到更多的参与感 , 以此助力于用户生态圈的构建 。 如蔚来的“NIO Day”、吉利的“我们”等皆是以此为目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