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巨头京东方供应链公司掀上市潮 莱特光电能否打消市场疑虑?( 二 )
而2020年 , 京东方通过苹果测试顺利进入其供应链后 , 营收同比增长16.80% , 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162.46% 。 作为京东方上游供应链的供应商公司也因此获利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种具有依赖性的供应链关系能否实现稳定可持续 , 是否具有市场独立性难免引起投资者忧虑 。
大客户依赖症难解
上会稿显示 , 刚顺利过会的莱特光电在报告期两大OLED有机材料核心产品分别是OLED终端材料和OLED中间体 , 而公司两大产品均是依赖集中客户营销 。
报告期内 , 莱特光电OLED有机材料的收入分别为8255.97万元、1.78亿元、2.34亿元和1.48亿元 , 占公司主业收入的比重分别达100%、99.19%、95.31%和100% 。 莱特光电称 , 报告期第一大客户为京东方 , 对其销售收入占各期公司主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5.81%、86.16%、74.22%和62.88%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分析其上会稿数据发现 , 莱特光电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公司OLED终端材料 , OLED终端材料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主业收入的75%以上 , 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1.01% , 另一产品OLED 中间体占比约为20% 。
2018年、2019年公司OLED终端材料销售中 , 99%以上依赖京东方 , 2020年 , 公司进入和辉光电和华星光电供应商体系后 , 该产品对京东方的销售占比仍高达94.66% 。 2021年上半年 , 莱特光电OLED终端材料产品仅有京东方、和辉光电和华星光电三大客户 , 销售占比分别为77.62%、17.45%和4.93% 。
而莱特光电OLED中间体产品 , 在报告期内 , 98%以上的销售是依赖前五大客户 , 2021年上半年对该产品第一大客户SGS及其关联公司的销售占比更是高达64.95% 。
此外 , 目前公司量产的OLED终端材料产品主要为发光层材料中的Red Prime材料和空穴传输层材料 , 其中报告期 , Red Prime材料收入占公司OLED终端材料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99%、95.18%、97.35%和99.36% 。 2018年至今 , 莱特光电向京东方供应的OLED终端材料主要为发光层中的Red Prime材料 。
这意味着 , 莱特光电不仅面临客户集中 , 对大客户的销售产品同样单一 。 对此 , 莱特光电认为 , 下游客户京东方是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量第一的龙头面板厂商 , 华星光电是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量第二的企业 , 和辉光电是刚性OLED面板龙头 , 全是全球知名的显示面板企业 。
招股书中 , 公司传递信息认为 , 大客户的市场占有率和快速扩展能够保证公司产品的销售 , 不会导致发行人持续经营能力出现重大不确定性 , 不会对发行条件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
莱特光电同时提醒 , 若未来公司无法在京东方的材料供应商中持续保持优势 , 无法保持Red Prime产品的供应 , 或者无法继续维持与京东方的合作关系 , 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受到较大影响 。
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了解 , 对大客户的依赖 , 已让莱特光电实际丧失了产品的定价权 。 招股书显示 , 报告期内 , 莱特光电与京东方签订的框架协议中已约定 , 公司同一合同产品的销售价格每年要降价一定幅度 , 公司销售给京东方的同一产品在初次定价后 , 销售价格需要逐年下降 。
此外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注意到 , 莱特光电与京东方、华星光电等签署的合作开发协议中 , 均具有排他性条款 , 公司与之合作开发的产品需要根据合作研发客户的安排 , 才能对外销售 。 这意味着莱特光电今后新开发的产品也必须依赖大客户销售 。
莱特光电经营持续性和独立性持续受到监管层的关注 , 公司声称具备独立面向市场获取业务的能力 , 但是分析人士指出 , 其报告期内的销售构成和业绩数据表现已充分说明了公司难以摆脱大客户依赖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