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特斯拉,豆箕宁德时代( 二 )


在宁德时代之前 , 特斯拉一直与松下的合作关系非常好 , 2016年特斯拉和松下还共同成立了太阳能电池合资公司 。 但由于后期双方产能不协调 , 特斯拉暴涨的汽车销量 , 松下无法满足 , 一度导致特斯拉陷入产能炼狱 , 马斯克甚至在推特上狂怼“松下消极怠工 , 影响我的产能” , 然后双方因公司发展理念不合等种种原因 , 在中国的合作关系与2019年结束 。 之后 , 特斯拉便转向宁德时代 。
与此同步 , 2020年宁德时代股价一路狂飙 , 并在2021年年初站上400元/股 , 超过中石油 , 挤进A股总市值排行榜前十 。 期间它不仅常常登上雪球热股榜 , 还被各大券商报告拿来作为标杆企业进行对比 , 这与2018、2019年的平稳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 这两年宁德时代的市值排名一直在34、35位徘徊 。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甚至以宁德时代为坐标参考系直言 , “宁德时代市值超过中石油 ,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之争似乎胜负已定 。 ”胜者 , 当然是新能源 。
2021年初 , 特斯拉推出Model Y , 与宁德时代的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 。 据世纪证券 , 按装机口径计算 ,2020年特斯拉为宁德时代第三大客户 , 到2021年第一季度 , 特斯拉一跃成为最大客户。
疯狂 , 成为宁德时代在资本市场留下的关键词 。
5月31日 , 宁德时代总市值首次突破万亿元 , 成为创业板首家万亿企业 。 经过短暂回调后 , 宁德时代总市值在6月4日再次站上万亿关口 , 最高达到1.02万亿 , 并自此跻身中国A股市场市值前十大企业 , 成为唯一一家新经济公司 。 A股今天市值前十的公司 , 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贵州茅台、五粮液两家酒企 , 工商银行等6家银行 , 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两家保险起家的金融公司 。
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 , 则以392亿美元身家超过李嘉诚 , 登上中国香港首富宝座 。 此外 , 据福布斯报道 , 宁德时代在福布斯榜单上拥有的亿万富翁数量 , 几乎超过了其他任何一家上市公司 。 包括联席副主席黄世霖、李平等九人拥有720亿美元 , 比Facbook、谷歌、沃尔玛等企业亿万富翁创造的财富价值还要多 。
到今年上半年 , 据工信部数据披露 , 新能源车型有效目录2400余款车型中 , 宁德时代配套的动力电池约占50% , 几乎每两辆车就有一辆车搭载了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 。 数据背后是不断拉长的客户名单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监测的数据显示 , 2017年宁德时代的国内车企客户共有74家 , 到2019年涨至120家 。 其中不乏北汽、上汽、吉利、蔚来、理想、小鹏、特斯拉、宝马、大众、戴姆勒等国内外车企 , 几乎囊括了现在所有知名车企 。
从装机量和市占率来看 , 宁德时代也是优势明显 。 据SNE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 , 2021年1-8月 , 宁德时代持续四年多位列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名 , 装机量为50GWh , 全球市场占有率31% 。 LG能源(LG化学拆分电池业务)、松下、比亚迪分别以24%、14%、8%列二至四位 。

豆子特斯拉,豆箕宁德时代

文章图片
图4/4

在国内 , 宁德时代仍然占据着一半市场份额 。
特斯拉的小心思 , 宁德时代的机会
对特斯拉而言 , 这无疑是一个互利的尝试 , 牵手宁德时代 , 将为其赢得新的降本空间 , 进一步拉动销量 。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消失 , 成本已经成为车企选择电池时重点考虑的一项 。
我们看下电池成本 。 东兴证券的调研报告显示 , 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的40%-50% 。 以特斯拉为例 , 其动力电池占比达到38% , 电机+电控占比在12% , 它们组成的三电系统 , 占到成本的50% 。 大众则预计 , 采用自身研发的标准电芯后 , 能够降低量产车型30%的成本 , 在入门级车型中 , 降本比例达到50%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