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直播平台主播林含最近上播精神状态不佳 , 没怎么蹭上双十一的热度不说 , 就连直播间人气也越来越低 。 当我们私下询问其带货情况时 , 她无奈地表示销量不太好 。
“优质品牌不赚钱 , 越是质地差的品牌利润越高 , 这是行业公开的秘密” , 可能因为带的货几乎没有优质品牌 , 在双十一品牌大促面前 , 她的产品顿失颜色 。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 , 为数不少的直播平台主播带货来源都不清楚 , 一旦站在双十一这种品牌竞技场之中 , 马上高下立判 。 “一些来路不清晰的尾货走直播平台非常容易 , 比如一家头部MCN机构旗下的网红 , 之前帮朵唯手机就这么销货的 。 ”
这些来源不清晰、品质参差不齐的商品很难参与双十一 , 由于平台强化了监管 , 让一些试图走捷径的商家原形毕露 。 他们一度幻想可以通过切换到后起的平台就能迎来飞跃 , 却被现实狠狠地打了脸 , 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店铺运营问题 。
张毅的店铺十分冷清 , 后来转战某主打性价比的平台上 , 他的店面上仅有两款在售商品 , 一个被他称为“人宠两用”的陶瓷猫粮碗 , 另一个是宠物饮水机配件 , 两个平台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
虽然在该平台累计销量数万 , 可退款很多 , 自己并没有赚到钱 。 他简单算了一笔账 , 一个碗毛利率一块多 , 把货囤在仓库一个月的花销就接近3000元 , 更别说降价、退货毫无利润可言 。

文章图片
图3/6
经营无捷径 , 是张毅闹腾一圈下来的感受 。 他之前以为有流量就能做大 , 事实上即便走官方直通车 , 如果没有针对性运营 , 根本无法“药到病除” 。
流量只是手段 , 而非目的 。 各个平台的直通车 , 张毅几乎都搭过一遍 。 他说 , 即便去那些后起的新兴平台 , 货品和经营能力不过硬 , 也不可能会有什么好转 , “我有一次试了三个小时就没了 , 成交了两单 。 ”
这是双十一的另一面 。 经营必然会有优胜劣汰 , 商业的也总归会回归商业 。 如果一个机制中 , 深耕经营的商家与沉迷规则漏洞的商家获取的利益一致、结果相同 , 这个机制本就有着巨大问题 。
而双十一对于商家而言 , 无疑是最好的试金石 。 “是骡子是马 , 拉出来遛遛” , 商家的经营方向如果不正确 , 其结果也自然不会好 。
“我很忙 , 没时间聊天”
然而 , 即便存在一些落寞的商家 , 更多的商家今年的处境正好相反 , 他们的店铺销量比以往火热数倍 , 甚至目前就已经出现人手不够难以应付的情况 。
受限电影响 , 有部分代工厂白天实行“开二停五” , 生产压力一下子堆到了半夜 。 其中供应链是压力最大的部门 , 刘璐甚至两个月都没有出现在办公室 , “全都在各地工厂备货” 。
10月20日 , 下午两点开启预售 , 不到2小时 , 一家护肤品牌逐本的销售额突然比去年多了10倍 。 联合创始人沈东来根本无暇庆祝 , 他们得赶紧调货 。
潮牌CLIMAX VISION第一次参加双十一 , 为了备货 , 工厂70多个工人根本不能应付预计的备货数目 , 紧急招了30多人 。 1400平方米的老工厂无法完成订单 , 又新开了一个1100平方米的新厂 。 负责天猫运营的李渭还计划 , 下一步打算把公司从工厂搬到写字楼办公 , 吸引更高端的人才 。

文章图片
图4/6
化妆品类一直将天猫视为主阵地 , 今年预售的火爆程度让他们始料未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